新模式听说课、读写课课型解读
(2009-04-01 12:25:11)
标签:
潍坊市新课型听说课读写课杂谈 |
分类: 百家争鸣 畅言教育 |
新模式听说课、读写课课型解读
一、教材分析
我们在备课中首要考虑的两个因素:教材、学生。
根据教材和学生情况,我们才能确定本节课的授课方法,即教法。
通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确定教学方法。
备教材,要从大处着手,从细处着眼。整体把握教材的同时,还要把握到位,注意知识的综合性。在处理教材时,更要注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提高。基于以上原则,以及对新标准英语教材的分析和研究,我们确定了模块教学方式:即初中英语的六课型授课模式。那么,我们首先来看一下新标准英语教材的框架结构:
二、
•
三、听说课
- 听前说
即:Free talk------ New drills ----- New
words---------Use
II.听中说 (对本单元听力素材的处理)
III.
听
2、读、
IV、学以致用
V、作业
将自编的对话或故事写出来。
四、读写课
- 读前导
II. 读中读
(通过对每一段的分析,了解文章的框架结构,指导写作中的布局谋篇。)
III.读中学
三读:听读
IV.读后用
- 作业
听说课课例
一、
二、
学生在初一阶段已经学习了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时及一般将来时。在初二的1-4模块中,又学习了现在完成时。这就要求我们在教授反意疑问句时,必须涉及到以上各种时态的主系表结构及主谓结构的反意疑问句形式。而学生对于其他疑问句式已经有了掌握,这就为本句型的学习作好了铺垫。对于本单元的话题music学生比较感兴趣,这就为本节课的开展做好了情感上的铺垫.鉴于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三、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通过对单词、句型的学习和对对话的有效处理,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本模块话题的讨论,和对句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上进 的精神。
重点:Words about
music
难点:She doesn’t like music, does she?(即前否,后肯句式的回答)
四、
五、
I.
1、
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引领学生由生活走入教材,我所采用的是 “Free talk”的方式。老师问学生如下问题:
Do you like music?
导出与本节课有关的旧单词,如:pop music\ Beijing Opera等,并通过以下句子导出句型:反意疑问句。
通过“What
2、
教师问学生如下问题:What kinds of music do you know?并配以音乐,导出本节课中有关音乐类型的重点单词、然后通过齐读、自读、小组读的方式进行学习
通过“What do you think of them?”导出本节课描述各种音乐特点的形容词,进行学习。
3、
以音乐为话题,以 Our favourite music 为题,一人一句,阐明组内观点,至少有三句反意疑问句。反馈学生对此句型的掌握情况。
在对本节课的单词和句型进行了说的练习和运用之后,引领学生进入第二个环节。
II.
1、
听力素材也是围绕本单元的话题,展开对本单元句型的听力训练的。依托听力素材,稍加整合,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表格,并设计了两次听来完成此表格。
What kinds of music (n.) |
To describe them (Adj.) |
|
|
2、听后总说
从这个表格不难看出,通过听力任务的完成,学生再次巩固了本节课单词的用法,为了充分的练习本节课的句型,一材多用,将听力素材设置成说的练习,让学生以问答的形式继续练习反意疑问句的用法。
III. 听
这是对本单元对话素材的处理,也是对本单元知识点的综合运用。
Classical musicians |
Answer the questions |
Strauss |
1. 2. 3. |
Beethoven |
What did he do? |
Sally |
1. 2. |
通过听力环节,学生对对话素材便有了一个总体的把握,但对于素材中的词汇及语法点还存有疑点,所以我设置了读的环节:
2、
一读, 找出对话素材中含有反意疑问句的句子及其回答,并进行诵读,对比,进一步突破本节课的重点,教师简单总结反意疑问句的规则。特别强调:
She doesn’t like pop music, does she?
通过听前说、听中说、听读说三个环节就完成了对教材内容的学习、练习和应用。那么,我们引领学生由教材走进生活,进入学以致用的环节。
IV.
通过课前预习,让小组查阅了一位音乐家的资料。在此,根据此资料,谈论“My favourite musician” , 并谈出原因,倡议向他学习,达成情感目标,小组内以 chain game 的形式完成。
V. 作业
以上是一节课中共性的东西,但一堂课离不开个性化的东西,那就是课堂个性化的体现。在每个环节的处理方法上,个性会表露无遗。
读写课课例
一、
I、
引领学生由生活走入教材,我以音乐为切入点,问学生以下问题:
1、
2、
3、
引导学生观赏音乐会的录像和图片,引领学生走进音乐世界,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必须词汇:各种乐器。并通过个体读、齐读、小组读的形式进行学习。然后以单词为依托,问学生如下问题:
1、
2、
Let’s go into the center of the European classical music-----Vienna引领学生走入课文。
II、
1、
A.
B.
2、
Part 1: 本段主要介绍了维也纳的地理位置、政治、音乐地位,所以我用三个词概括它的情况,以填空的形式让学生完成:
A、
B、
C、
一个why回答,便详细介绍了它在音乐方面的重要地位,并引出第二段:施特劳斯一家。
Part 2 and Part 3: 主要介绍了大小施特劳斯,而本文中没有对反意疑问句进行进一步的练习,所以为了对比他们的贡献,我设置了如下反意疑问句,让学生在获取信息的同时,巩固本模块的句型:
A、
B、
C、
D、
Part 4: 对莫扎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所以我设置了一个个人信息卡,让学生阅读完成:
When and where was he born?
When did he die?
What instruments did he play?
When did he write his first opera?
III. 读中学
通过读中读的环节,学生对本文内容已经了然于胸,但对文章中的语法及个别词汇还存在疑点,因此,我设置了读中学的环节。
一读突破重点,教师总结:比较级、最高级
二读突破难点,教师精讲点拨。
三读听读,整体把握课文
通过以上学习,学生对文章结构,相关词汇、语法都有了一个总体的把握,教师引领学生走出教材,走入生活,进入学以致用的环节。
III.
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