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运动员的“文化学习”-专项运动生物力学实验室-对不住“老詹”-冬训-“专项体能-私人教练”

标签:
高尔夫教学教育训练体育 |
1.看到上篇日志后面有个留言,没名姓,不知哪位大人?语义也不是很完整。
聊聊挺好。可我不知道和谁聊啊?麻烦您下次留个名号。
“国家队员”是否上学?我们不太清楚。
我们这里对营员“上学”的要求是:我们的运动员要通过3年的各种学习,包括大脑功能的完整开发(特别是潜能),语言(包括中、外文),数理(特别是推理能力、几何能力和图像记忆能力),人文(天文地理经济军事……),
单背诵的文字就需要每年几万字。有意思的是,发现我们的营员们,每周规定背诵的500字文章,三分之二的人可以超额完成到一千字。
“在知识掌握和实际应用方面,达到甚至超过高水平普通中学优秀毕业生的水平”,是我们的训练大纲中明确规定的“指标”。
实际上,在选拔过程中,不少落选的优秀少年运动员,落选原因就是“学习能力不足”。而一些运动水平并不突出的人得以入选,因为“脑学习能力和智商”高于常人。
2.本周完成了多例职业运动员的运动生物力学专项测试。数据分析结果、报告等,还没有出来。但现场观察实验数据,我国中等水平的职业运动员,单从生力分析角度来说,缺陷还是比较大。
最简单直观的,“可重复性”比较差,表现在:
第一,同等环境和目标任务条件下,不论是真草实战测试,还是实验室测试,10次击发时,身体运动所表现出来的数值都有过大的差别。这些数据包括,左右单侧力的方向大小、作用时间(冲量),各个关节角收缩释放时间时序,角速度大小等。
第二,真草实战环境与实验室测试之间,表现出显著差异。这至少说明,我们不少运动员的练习状态和实际应用状态无法一致。我们了解,国内运动员,很少有条件进行大规模的真草练习,都是在打垫上重复击球。这个对提高职业水平还是不太恰当的。
第三,各个运动员在视觉认知方面有显著差异。在对任务的表象准确率方面,误差非常明显。
我们也理解,中国运动员基本上是靠自我摸索来建立自己的运动知觉的。不仅缺乏专项训练,也缺乏正确的任务意识。(你每次击发,都在想着如何挥杆或者类似的“杂念”,那么不用外界干扰,自己就能把自己的任务意识“干扰”掉。或者,你对任务实现的预判本身就是错的,又如何正确地完成任务?)
比较起来,我们自己的人还是很让人满意的。王立的示范视频显示,一次完整挥杆,从杆头启动到击发,只需要800毫秒,如此高的工作效率,说明技术的节省性和重复性已经达到了优秀水平。
TPI测试过王立的杆头速度,判定是“曾经被测量的职业高水平选手中最高的”,以至于建议tilesit为其专门制作硬度7.0的杆身。
昨天两人下场,他拿霍伟的杆子打着玩儿,球都会直线出去,越飘越高,蹿高不放远,以至于距离还不如霍伟(310码),换个稍硬的杆子轻抽,距离又超过霍伟几十吗。
220吗的三杆洞,9号铁抽三次,都可以放上果岭。
霍伟膝伤全面恢复还要两个月,按陈方灿博士的方案执行,技术修正也近尾声了,后面需要进行大量的自动化和空间训练,估计冬训后可以重返赛场了。
3.对不住“老詹”师弟,本周,原先想帮他安排也来生物力学实验室测试下,实在是时间排不上。每一批次的测试,因为牵涉到大量人力来进行数据解析,都是按“批”来进行。下一批只能等到11月第二周。
他老弟两年多了,总是在修改“这个动作-那个动作”的大道上奋勇前进着。
如果给他的“纠结”,再加上些力学数据分析的“猛料”,更会是“其乐无穷”。
他本人是自动化系毕业的。
4.冬训的问题。海埂基地那边,多支“国家队”,包括“国足”,拥挤不堪。
曹老师桃李天下,居然能压着他学生给我们进行安排,足见曹老师的“江湖地位”。
事实上,让小运动员们目睹甚至参与国家级的高水平高原训练过程,对他们也将是一个心理上的强化刺激。
高尔夫运动员做高原训练,主要目的是体适能提高,尤其是心肺功能。这算是开创性的,也是探索性的。以往,大家认为高尔夫项目竞技强度不大,对心肺功能要求不高。但我们认为,四天,每天从晨起热身,到竞赛结束后的针对性调整,每天实际的“比赛时间”达到9个小时以上;每一次击发,都是在复杂强烈的“唤醒—应激-恢复”高压情境下进行。心肺功能差的人,根本无法正常发挥技术水平。
疲劳了,基本平衡知觉都丧失,运动知觉萎顿,挥杆技术都走形了,还打个什么球?
4.毛大夫在体大弄个“专项高尔夫体能讲座”,并且写了本专项高尔夫体能的书。
认识毛大夫挺久了,熟悉他的个性,知道他的嘴巴比较“鲁莽”。这次他出书,又开康复诊所,出门做生意了,和气生财,可个性还是那么“随意”。尹峰也建议他不要乱讲得罪人。
可他这次,又“开讲”:私人教练不适合做高尔夫专项体能。因为私人教练只能“练肌肉块”。
这个未免太鲁莽了。什么是“私人教练”?什么又是“高尔夫专项体能”?
我的理解:私人教练好像主要工作是针对某个“私人”的需求,进行各种身体健康训练和体适能提高的吧?似乎不是给人“练肌肉块”的。只是针对那些“想练肌肉块”的人,才针对性的协助“练肌肉块”。而且,私人教练也有完全不同的层面,很多高级“私人教练”也是国家队奥运金牌选手的专项体适能教练。您毛大人这样讲,先把几千“私人教练”骂完了。
“高尔夫专项体适能”,那是什么意思?恐怕每个人对其理解也不一样。tpi有一套体能训练方式,wier也有一套,澳洲和南非也各有一套。
甚至,不同的专项技术教练对挥杆技术也有完全不同的理解,自然牵涉到肌肉骨骼参与的程度和肌肉工作方式的不同。所以,某个人认定的“专项体适能”恐怕和所有其他人认定的“专项体适能”都不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