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0年11月10日

(2010-11-10 18:42:12)
标签:

教学

体育

记些流水账:

1.带L初次比赛,顺带对Xu进行些调整。初次比赛,表现出情绪上的过度亢进。采用一些手段进行制衡,宁愿牺牲暂时的成绩,完成对“竞技”的深层理解。成绩并不算太差。各方面的训练缺陷也暴露得较为充分。

2.观摩两天汇丰。头两天可以看门道,后两天只能看热闹,所以后两天不看也罢。球场难度调整到非常高,对这些一线球员也是较大的考验。当然,是次比赛,不少球员用来做自我调整,处于“自我纠结”时期,并未全力投入。老虎,Els,Appleby都在做调整。有趣的是,一些人把效果较差的挥杆看成是“完美的”。

3.场地建设基础差,无法达到标准,果岭14今年不能进行了,这是我国高尔夫场地管理维护方面的一个巨大损失。本来,由这件事,可以发展出我国草坪管理方面的行业标准和操作规范的。看来除了加州水郡外,北京地区的球场果岭建设和维护,还是远远不足的。抄袭国外标准,或者只是“花钱”,都无法形成可以信赖的高水平北方球场果岭建设和维护系统。

4.titleist邀请了国内的教练们参加Michael Breed主讲的教学论坛。这个活动非常有意义,使行业内可以面对面进行沟通。Michael Breed是“知名教练”,其介绍还是有许多营养值得吸收。比如,推杆的杆面正负角度实验,其实测结果提供了很好的技术理论基础。

可惜安排上有些缺失。首先,中方参与的教练们中既有很有成就的资深人士,也有些缺乏经验和能力的年轻人,这使得听众分成两个层次。各自的需求不同,理解能力也非常不同。其次,很有一部分人期待的讨论题目是如何训练职业球手,这属于训练学的讨论范畴,而主讲大部分时间只是在提供一些如何教业余爱好者的,自身的商业教学经验。

“我们不需要老外教给我们如何开展业务。”....OY的这句话很是有趣。

比如,老魏很想得到“椎间盘盆突”和运动员运动生命之间的关系,但主讲也只能“问医生好了”。

我很想得到一线运动员手部运动能力(fast hand)的一些统计数据,主讲也只能提供几个案例。

还有就是翻译问题。翻译总体还是不错的。但对教练这个行道,和中国教练的思维等相关背景了解较少,自然会有一些误译。台下懂英文的人,有不少人“摇头”。

总而言之,主办方能用心创造这样一个沟通机会,是让人感激的。

 

我们有些年轻教练恐怕应该学习下物理,比如,负角度杆面推球时,无论杆面角度如何,碰撞时间短,持续施加力的可能性很小,所以杆球之间只能产生平行于运动方向的力,相应的,非对心碰撞和地面与球的滚动摩擦等,使球产生旋转,这不会延杆面产生垂直地面的分力和地面的反作用力。

 

靠臆断提出的问题,加上语言障碍,夹缠不清,碰到这种时候,干脆溜出去去看看我的老詹师弟。他挺不错,嘱咐他做的手部练习都坚持做了,加上老刘解释了支点-杠杆等问题,理解和修改挥杆技术就比较容易上道了。手的感知神经系统被刺激后,整体动作学习才会有效果。估计下个阶段能有真正的进步。

 

5.沈教练的诊断和训练方案令人放心。后期技术水平的提高更是与身体机能调整不可分割。准确与稳定,没有深层的小肌肉和核心能力训练是不可能提高的。而功能训练,必须由真正懂行的人来执行。未来还要安排另两个进行这种训练。

本想改改Z的推杆,yuci的话说得到位:如果推杆能够提高,就能挣到钱了。可惜离比赛只有10天,动起来风险太大。不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