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校友建议”的补充与回复
(2010-10-13 12:47:44)
标签:
高尔夫教育知识/探索教学青少年体育 |
最近几天,学生或我指导过的学球者,都面临职业考试,或国内国外大型比赛;商务上的事务也较为繁忙,难得有空写教学日记。
上次写了给清华校友们的几个建议,鲜有校友们的回复。倒是一些朋友或高尔夫的博友们在讨论。
比较意外的是,几个“毋庸置疑”的,“没有争议余地”的基础知识或基本概念,却也有那么多不同看法。令人莞尔。
还是对几个基本概念再澄清一下:
我谈的几个问题,并非“深奥的”物理或解剖学知识,许多内容在中学就都学过了。它们都是最基本的定义或定理、定律,是近代科学的基石。已经被证明过,也一直在普遍地应用。比如:
1.
2.
3.
4.
5.
这一点可以进行稍微深入些的说明:当我们下挥杆进行到各个关节角收缩到“释放前”那个时刻,由于骨骼关节的结构和运动过程,会造成许多的肌肉拉伸,挥杆者或许会“感到扭紧”,这实际上是大脑对拉伸这个感觉的误读。这些肌肉拉伸的感觉由本体感知系统感知到后,被神经系统以电信号方式传递到右脑,右脑做出反应,根据以前学习到的方式,发出运动电信号,于是这些肌肉进行自主地收缩,特别是肌肉中的快速反应肌会进行强烈的迅速收缩,完成强烈地“最后“加速杆头的过程。这个过程属于条件反射,被称为“藕联”。
有趣的是,当这些肌肉快速收缩的时候,固定这些肌肉的拮抗肌,经过训练,学会了迅速放松,不去对抗或干扰收缩过程。大脑会感到“没有用力”,这也是所谓“死不用力”的生物力学解释,同时,也是大家看到好球员们挥杆非常流畅迅速的原因。以前一直谈到的“是否用手打球”等概念,也与其紧密关联。
更为有趣的是,这个过程发生时,肌肉仍然在大量消耗生物能进行收缩,这与“挥杆前段已经积累了能量,此时释放”的说法恰恰相反。
具体回复几个评论
c-sober先生:我还是建议您学习和使用准确的“基本概念”来完成您对高尔夫运动技术的思考。我认为,如果基本概念不准确,就如同大厦没有根基,会倾然倒下。感谢您花时间来读我写得这些东西,并过誉为“无出其右”。我到建议您把这个时间用在读些其他的,已经被完整证明为“基础理论”的人类智慧书籍上,也建议您少读那些“高尔夫大师”们的感觉或自我创制的概念,因为它们与基本概念相悖而导致系统性的谬误。
您说呢?
的确,教学中我们不知道受教者的想法和接受能力。但是,实际上,我也理解一个教学方面的困境,这像是遇到一个走不出的“怪圈”:你明明知道离心力不可以用来打球,却教人用离心力打球,你在“忽悠”受教;你明明连离心力是什么都不知道,却让人用离心力打球,你就是“伪专家“。所以,爱好者们自己交流,可以谈谈离心力打球之类的,当做乐趣,教学还是严谨些好。
我到有个观察,多数时候,当你用“离心力打球”这个错误概念暗示自己或指导他人时,通常会产生“抡杆”的意图和做法。为了体会离心作用,也就是手收到被拉的感觉,挥杆者试图将杆头作为一个很重的榔头,去抡大锤砸球。
覃立先生:我了解您的职业是教师。作为教师,我们都应该尊重我们的教职。尤其是体育运动方面的教师,更应该对体育方面的基本概念有清晰准确的认识。
而,一旦您成为高尔夫方面的教师,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您,那些所谓的高尔夫理论,包括PGA教程中的一些说法,都不是高尔夫的基础理论,而是臆测和编造。真正的高尔夫理论,在您学会的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解剖学,心理学,训练学….等等中。这些理论适用于所有的有关人体运动方面的学习和探索。而您博客中引用或翻译的不少东西,与基本体育运动理论是相悖的,会在教学中误导学习者。
人体重心,这个指标的作用,和其他专项运动技术中的作用是一样的。我们研究跑步时重心的起伏,跳高时重心的位置,..等等,都是为了标出某次运动完成后的数据,以及由此计算得到的各个时间点的速度、加速度等等数据,利用我们所学到的运动学知识,或者拿出优秀运动员的同类数据进行比较,得出量化的,运动完成的质量方面的判断。孙海平比较关心刘翔的重心运动图表,因为根据这个图表,他可以判断刘翔是否存在完成技术动作方面的缺陷,也就是综合性地,概括性地判定技术完成质量。然后根据这个结论进行针对性的改善训练,包括身体与心理、稳定性、合理性、节省性等方面的技术训练。
但,重心运动是某一次运动的全面概括性运动学数据。我们无法仅仅根据重心运动数据来判定,是次整体的运动的全过程中,某个特别的、“其他的”,技术动作完成的质量是否有问题。因为,造成重心运动的不合理相关的因素太多了,而这些因素本身之间也有关联关系。我们很难单就重心运动轨迹对某个技术环节的正误做出确实的归因。
举个例子,简单如抬起手臂,有些人重心移动的幅度不大,靠肩臂肌肉收缩张力来完成;有些人先移动身体重量,采取预平衡动作,然后才抬起手臂,相应的,重心移动幅度就大些,可在外观上,手臂抬起的动作几乎是一致的。
以后有空再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