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几个回复,娱乐一下

(2010-05-06 08:58:22)
标签:

高尔夫

娱乐

教学

体育

几个回复:

春光灿烂pigger!!!!!

你的喷嚏打得太好了。让我“找到姥爷了”,太好了太好了太好了!是对全身肌肉藕联过程的最好的描述。我现在修改小刘的节奏,消除那些最难去除的小关节虚力,都直接用这个暗示。效果奇佳。

所以,要奖励你,发个特大号的奖状!

一字之师啊。投桃报李,我会帮你练成高手的。

 

老詹师弟:

看了回复。恰好又看到你今天这几个照片。outside in,两个手打架造成的问题。
无论切向力径向力,转式摆式,在基础挥杆技术上,手指与握把之间,除了摩擦力之外,没有任何主动的用“力”行为,你想想你开车时手与方向盘之间的关系和标枪时你的手与枪的关系就明白了。(当然,标枪还有一个拨转来让枪飞行时出现陀螺效应。)

看看手中的茧子,就知道你杆子在手里有多少不应该有的磨和振等相对运动了。什么时候手上没有手茧了,基本上是高手了。

手指的“触球感”,不过是球离开杆面20码后才传递到大脑的一个信息而已。
基础训练完成后,练习用手提供“自主障碍”来破坏杆头速度和方向,以达到某种预定的“做球”,那是另一个层面的题目。
还有,看了几个人的谈话,似乎物理方面的基本概念理解有问题,还有许多“想当然”,对这种“科学家”,不敢恭维。建议,如果涉及物理方面,还是多看有偿服务的文字。他比较尊重科学。

杆与球之间是非完全弹性碰撞,所有外力计算时,都会被除以2000左右,小到可以忽略了,系统内力才是大家伙。


再,鞭打是个名词,是我国体育界对多刚体连接运动的形象俗称,哪里是什么“模型”?

按约定俗成的说法,多刚体连接的动量传递(比如三节棍,九节鞭之类),以及无限质点连接的动量传递的过程(如软鞭子,无论这个鞭子材料的刚性弹性),这两种,不管高尔夫这班人管他们叫转动还是摆动,在俺们国家的体育界,都称为“鞭打”。而且,这个“鞭打”的描述,成为生物力学教科书一年级的基础内容了。足见我国体育界对这个过程的重视。问那些搞体育的,人人都知道。

至于老外,在高球界,最早用“鞭”做形象比喻的,似乎是Tommy Ammour。最近TPI也开始流行使用这个词汇了:crack a whip。

 

播客中场地训练那个视频,您大可评价是又快又美,可在他本人,根本不知道什么美丑,也不知道快慢。仅仅知道要让球进洞去。还有,他也从来就不知道什么平面啊,转动啊摆动啊,径向的切向的,更可乐的,他从来就没有被教导过送杆,随杆,收杆之类的,都是自然发生的。那些属于鸟语。

他只知道两句:挽个鞭花,打个喷嚏。(谢谢谢谢pigger)对于球的飞行判断,他学会了一个成语:上善若水。

你尝试下:你的球就是消防队员手中的水喉中喷出的水龙。推杆推出的球则是流入水井中的水。

 

上善若水,够有意境了。我都自傲的屁颠屁颠的。

 

 

破八:信发到你信箱了,似乎你没有反应啊?又去造炮了?还是造水炮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10年04月30日
后一篇:2010年05月12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