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6日
(2009-12-26 23:19:21)
标签:
高尔夫教学时尚娱乐/八卦 |
分类: 技术问题 |
近日老虎泡妞事件甚嚣尘上。不少玩球的朋友很是就此事“娱乐“了一番,当然,也有不少人长吁短叹,感情伤怀的。
两则故事
两则美女学球的故事,同样很“娱乐”,记下来。
1.
一美女杀将过来,曰:“你,教我打球。”
“不行,我教不了你。”
“必须教!”
…….
“想不教都不行。反正迟早你都得教我。我每天来缠住你。”
“不行啊,教你是要对你负责的。”
“你答应了!”
“没有啊?”
“你刚说的,我是第一次,听到有人说要对我负责。”
倒也!
2.
问他:“哪里来的,是不是从我们的教练室借的?”(我最反对使用各种乌七八糟的教具。那些对建立人体的感觉和运动知觉没有好处。所以不太愿意见到小教练们拿这些东东忽悠客人。)
“不是,我自己买的!!!你看我,握杆对不对?”
“建议你,那种玩意儿以后别买了。我送给学生的唯一礼物,是一把…扫帚。”
????……
“不信?你把球杆当扫帚拿。拿稳了,可以扫地了,你的握杆就对了。….然后,地上有垃圾,前面有个垃圾箱,将垃圾扫到垃圾箱里去。试试吧。”
“继续练习扫地,用最简单轻松的动作扫。想打得远,那就扫他个尘土飞扬,天昏地暗。”
“好好好!以后就扫地了。”
“记住,我们这个门派叫做扫帚帮。我们都是清洁工。扫帚是我们的神。以后见了扫帚就要敬神。什么时候不会打球了。就拿把扫帚练习扫地。”
…又指着一边击球的教练小李:“你看看,他那把扫帚都舞圆了,舞出花来了。扫得多好啊!
小李在一旁帮腔:“就是啊,您看金庸小说中,少林寺里最高的高人都是扫地的。”
一旁两位练球美女听得入神,带着无限景仰的目光凑过来,“老师,教教我们吧。”
“那可不行,你们美女都不做家务,不会扫地。而且,美女不会喜欢我们一班清洁工的。”
“不会的。我们会扫地啊。”
“那好,今晚回家多做家务。熟悉一下业务,明天到环卫局报到。先扫三天大街,再来学打球。”
“…”
故事讲完,补充一句,高尔夫挥杆的人体基本动作,做个生物力学分析,与扫地有相当的近似。
但对想学成职业的,我都是先harsh。不管他是公是母。尽力快速去除其对原有错误的记忆和迷恋。一旦进入系统训练,则大多以鼓励和表扬为主,以刺激其学习热情,并加强其对正确内容的内隐记忆。
对“学着玩”的姑娘们:你们开心俺们也开心。
上下肢关节角问题
(又:不少学习者并不具备解剖方面的常识,总以为系腰带处的髂脊是髋关节。可以给他们看看基本的人体骨骼结构图。)
具体教学和训练过程中,对此点应避免讲述得太详细,造成思维对身体动作的干扰。应该通过有效暗示、诱导,和大量体能训练(如深跳和负重蹲起等),使受训的身体获得“髋部带动小关节运动”的本体感知和“自动化”使用核心力量的潜意识图示。这样训练出来的站位可以使受训建立良好的运动能力和合理的动力学过程,也可造就抗干扰能力。
….
上肢关节的分析。以腕关节为例,如图示,两个挥杆过程中。不同的左腕角变化速度,标示着此两挥杆者最后环节,即“手杆环节”不同的运动方式及合理性。两个挥杆者,左腕角启动前140°,握杆都是稍强的。但左腕出现角度变化的时间完全不同。
图一,左腕变化早于触球前。在触球前已经达到接近180°,尚未触球即发生较大的变化。变化角速度也很大。说明其释放时间过早,身体获得的冲量没有完全被利用。
图二的左腕变化时间晚于触球,并在触球前,腕角持续大幅减小后逐渐增大。但触球时,腕角仍然保持在140°附近。说明他左腕触球时基本没有“甩直”的技术动作。仅仅在依赖强直的左臂和扳紧的左腕在“横扫”球。释放速度小且不充分。距离损失较大,也很容易造成腕部小关节的运动伤害,所以非常不合理。
同理,两图中所示的挥杆者的技术动作改进,应该通过大量的左手单手挥鞭训练和镜像训练来诱导完成。也不应明确说明其错误内容。否则,受训将通过思维干扰,强行主动翻转手腕(flip)来尝试修改,变成“不会打了”。
观察一个较好的释放过程图片来增进教练对此点的理解。左图为左腕关节释放过程,触球前轻微增大的左腕角和触球后完整的释放(腕角接近180°)。右腕角变化,更是在20毫秒时间内,自100°左右释放至160°。
比较极端的是传奇人物本侯根,他通过握杆的小鱼际触压点改变,造成下挥过程时,左腕角大幅减小,之后在触球前通过躯干转动带动肩关节的外旋变内旋,使左腕角变为负值(约240°外角),之后高速释放构成极大的杆头速度。没有非常好的手部运动知觉训练和身体协调性训练,只是去学习其“动作”,负面影响会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