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记3.18 方法论和平衡

(2009-03-18 13:17:44)
标签:

高尔夫

教学

教育

体育

知识/探索

文化

忙商务和学生训练。进度耽误。但不断涌现的想法需要先记下来,再展开。否则会忘。

 

方法论方面:

1.“序言”的写法表述不准:不是否认高尔夫的“文化性,艺术性,…”。在欣赏比赛和伟大球手(尤其是老一辈“独行侠”式球手)的“文”与“人”时,大可不吝赞美感叹,吟诗弄文,没有激情又何来动力?反对的是,技术人员在“神乎其人”和“神乎其技”之后,不运用科学知识做理论分析和科学解释,而把之归档到“天地玄黄”。特别是现代球手,背后的技术支撑和继承得到的科学训练方法,已经不是比“人”,而是拼“团队”了。

 

2.有偿谈到的中国文化的结合问题。在“中国文化”的相关问题上,我其实很矛盾。自己成长起来的环境是最“中国传统”了。但在国外几年,接触层面上下都有,认识到“博大精深”四字是自我麻醉的井蛙之言,外国的文化难道就不“博大精深”了?尤其这数百年来,人家在突飞猛进,我们却在原地踏步地“搅酱缸”(例如,“格物致知”被“博大精深地”地提出有多久了?我们却沉迷在对“格物致知”的千年论道中)。可是,另一方面也的确看到中国的文化中有许多优秀的、甚至传奇般的“道”与“技”,加上自己受中国文化那种与生俱来的熏染,难于割舍。算了,不去费神了,“易经八卦”,“太极形意”,有用就好,拿来主义!!特别感谢杨朕先生提出的“肌肤呼吸”法,且不管他是否能够“灵魂出窍”、“成仙了道”,估计对身心和训练都有好处,我先试试!

 

3.国外也有类似的问题。比如,Kelly的TGM在69年提出,可以说近期欧美的教练和球手们都是其“继承者”,不管他们意识到还是没意识到,承认或不承认,因为他提出的体系是以科学和科学方法论为基础的“解决之道”。但是,偏偏他的理论也被“形而上”地标注为holy grail。研究者成为“追随者”,形成一种类似宗教cult的组织发展结构。这大概也是欧洲中世纪“秘密社团”文化的影响所致。其实,“骷髅会”之类的东西早已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相关的事件或以用来愚弄大众(如“货币战争”),或被影视界编成“故事”娱乐大众以获得商业收入。Kelly先生是伟大的,他不仅全面提出完整的“solution”,并且著述、修订,期望能够向大众和教练们推广,而不是形成“教义”。一位golftgm留言,“want talk about TGM?”我们学习,研究,继承,发展,使用,....TGM。如果要“talk about”,well….why not?(顺注:见到绿野的“叉腰肌”文,非常好!TGM现在就在与“叉腰肌”结合而得到发展,参考书:biology integration of TGM。侯根先生限于时代,也只能提出“正确的肌肉”一词,什么是“正确的肌肉”,至少谢亚龙的“叉腰肌”比“正确的肌肉”要高明吧。)

 

4.体能训练是中国运动员的“短板”,在高尔夫专项上,尤其会在连续的比赛压力和体能消耗后对“平衡能力”和“感知力”造成毁灭式的破坏。(在讲义上要详述此点,张连伟说到的短切“退步”或许与此有关,年龄-体力关系。应该试试找医生和体能训练师,而不是Dave Pelz)。可惜,我的学生忽视逃避体能训练,让我发怒却无可奈何。更麻烦的是,对于听话的好学生,我却没有能力提出有效的体能训练方法。自学有些来不及。一个学生做纵跳练习时总以小关节(踝)来启动,造成小腿骨膜伤,练习非常刻苦,效果却适得其反,令人心痛!辅助器材方面,一部power plate,可进行大负重训练的,15万RMB!令人“肉”痛!

 

5.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说,挥杆是“神秘的”。他们宁愿相信神秘,也不愿意相信科学。国内的爱好者大都是事业有成,年纪也不小了。学习能力,接受能力减弱,而且相当自负,时间也有限,目的又是娱乐。“速成”是他们的“需要”,何不搞些速成的tips来迎合?和他们谈进行系统训练无异“对牛弹琴”,而且剥夺了他们的乐趣。君不见,支撑各个球会收入的“中流砥柱”,就是那群日日来报到的“一杆几百文,玩玩啊!打大流氓还是小流氓?”的老友记。所以,针对他们,将不成器的学生,训练成“教练”,能够做到挥杆“有型”,够“眩”就行。

 

6.亟盼能有个分析软件,v1、esportee之类的设计思路,是方便“教练”们针对业余爱好者来赚钱的。能在上面画条线,标个角之类,已经够“眩”,够专业了,还能比较您和伍兹的差别,“了不起,俺给钱”。具体用于训练球手和分析优秀球员的先进技术,能用的不多。各种专业运动分析软件很贵且不说,没有高尔夫专用的参数测量工具和程序!

 

7.平衡问题是大问题,这部分内容无法赶上进度,先记下提纲和要点。有偿太忙,人体自平衡的虚功论述本应该请教他。周易博士似乎也真“自沉一下”去了。恭喜他,必有成就。

这个讲义作完,我也要再次“自沉”。(还有,老小子溜哪里去了,网上少见,在南宁多日居然没见他来球场。这家伙没有比赛就不来练球。练球也是“忽悠一下”就开路。向各位网友揭发,别以为老小子多“刻苦”,10年前大概还有些“刻苦”的味道,现在嘛,…)

 

总论:高尔夫训练的组成部分中,挥杆方式的训练只能给予不到15%的权重。最为重要的训练内容是:1.感知能力。包括:运动员对器械(球杆,球杆甜点,挥重)的感知能力,对空间(球杆甜点运动轨迹,球的飞行弹道,落点,视觉误差,风力等环境因素)的感知能力,对自身平衡的感知能力,对“力”和“力的作用方向”的感知能力。对速度的感知能力。2.体能,包括中心腰腹区域肌张力的提高,和腿部蹬伸力的提高;自平衡能力;上肢能力不是重点。3.心理素质培养:竞赛心理,包括企图心,自信心,“胜利”观念,和对抗环境影响的心理素质,战术意识和战术心理手段;人际关系处理:群体与个体心理,个性,情感,意志、气质等。当然还要学些英文,方便沟通。

 

(对于业余爱好者,挥杆学习通常占到95%的权重,即,整日琢磨和模仿动作,或“见球就想打”,已经成了“癖好”。这样的学习,是否能打好球,要看看有否“运动天赋”或其它项目训练经验的“技能迁移”,再就是看性格,..总之,自求多福吧。不少有志成为职业选手的小朋友也是一天到晚琢磨“动作”,那也“自求多福”吧。)

 

总论中在两个主要内容中都包括有“提高平衡能力”。

1.       在比赛压力下,心理紧张,环境影响,会造成反射性协调机制的失调。在球杆高速运动状态下,往往也产生“惧速”现象,破坏平衡。

2.       平衡动作本身也是消耗肌肉生理能:刚体在静平衡状态下,不消耗机械功,但人体不是刚体,平衡离不开肌肉收缩作用。挥杆中自我对抗的无效平衡做功,不正确的步态,步速等,都将造成肌肉疲劳使平衡能力下降。

3.       平衡重要的作用:保证挥杆的稳定性,可重复性:一旦挥杆启动,杆头轨迹和杆头速度已经是预先设计和确定的,失衡将破坏设计的执行。

4.       平衡的定义:挥杆过程中,不论多么难看的挥杆,如果不是跌倒在地,外观上任何时间人都是平衡的,即使总重心移出支撑面,人仍然能够靠消耗内力(重力矩和肌肉韧带拉力矩回复平衡状态)。在“好看”的,甚至成功的挥杆中,也存在大幅度依靠内力补偿维持平衡的情况。所以,高尔夫的平衡定义:简单的定义,身体总重心始终保持在支撑面内(严格定义支撑面:双脚趾跖关节蹬伸支撑点之内);完整的定义:在使用内力使杆头甜点线运动方向上加速的同时,尽最大可能,使用最小的内力维持人体总重心在支撑面内。

5.       虚功与实功:静立系的概念说明。虚功,各个不间断地,微小的环节变化达到静立平衡的内力用功。有效实功,主要运动方向上的有效做功。无效实功,在非运动方向上的自身对抗消耗的实功,和“过度”稳定状态下,破坏稳定来改变环节形态时浪费的实功。

6.       平衡不等于稳定!图示说明,左侧的人是“聪明”的,利用调节身体各环节的位置达到静立平衡状态。节省了实功。右侧的人是“愚蠢”的,貌似稳定,实际在浪费实功,消耗内力。(注意双脚的外八字,这是“感觉”上的稳定,实为破坏平衡造成挥杆失误的重要因素。这样的站位必然产生下挥杆时对抗补偿动作,上躯干前冲。此时要求球员头部稳定,无异于要他们自我“砍头”。)

7.       特别重要的是:手-杆系统联合后的静力平衡。杆上没有运动神经,感知能力被破坏;错误的支点受力引发无效实功,即,上杆以挥杆中途的被动“寻找”平衡而浪费实功,并在回挥时的手臂补偿现象。

8.       平衡的训练:握杆平衡训练办法,振动机上燕式平衡,外旋平衡等,晃板,秋千..太极拳。日记3.18 <wbr>方法论和平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