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周刊》记者 谢长艳
本周二上证指数尾盘大逆转,跌幅从盘中的5.59%收窄至2.59%,收出了长长的下影线。“这是保险资金进场抢反弹了!”对于尾盘急升,市场人士认为是中国平安和中国人寿大幅申购偏股型基金所致。而在本轮调整前,这些“先知先觉”的保险资金已经提前部分撤离了股市。
两巨头默认巨额申购基金
“大逆转和保险资金入场有很大的关系。”某基金公司负责人对本刊说,“当天中国平安巨额申购了偏股型基金。”据相关媒体报道,中国平安本周二整体申购偏股型基金的规模达几十亿元。当本刊记者向公司方面求证此消息时,中国平安并未予以否认,并表示在控制风险和满足资产负债匹配的前提下,会寻找任何有利的投资机会,制定合适的投资组合策略。
逢低进场的不只是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也在上证指数跌破3000点后动用200多亿资金申购股票型基金。中国人寿财务部总经理杨征在本周三召开的中报发布会上表示,公司在6月底有约1400亿的股权型投资资金总量,约占上半年可动用投资资金的近60%。因此公司在股市每天进出几十亿甚至上百亿元的资金是在所难免的。
通过中国保监会刚公布的数据发现,今年前7个月,保险资金投资为2.448万亿元,与前6个月的2.3279万亿元相比较,7月份单月增加投资1204.2977亿元。而从上半年的持仓变化情况来看,险资5~6月份增加了对二级市场的投资其中,5月份环比大幅增加447亿元,6月增加806亿元(见附图)。

密切关注保险资金流向
“人寿和平安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市场的神经。”东方证券保险业分析师王小罡对《红周刊》说,“按保监会的规定,保险资金权益类投资总体设定20%的上限,以今年前7个月保险资金2.448万亿元的规模计算,流入二级市场的资金可达5000亿元左右。”王小罡根据两家公司中报数据估算,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进入二级市场的资金规模,分别可达2500亿元和1300亿元左右,几乎占了保险投资资金80%的份额。前述基金公司负责人表示,假如5000亿元险资全部用于申购基金,申购规模几乎占了基金总规模的20%,因此险资申购或者赎回基金对基金市场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王小罡还认为,险资与基金有很大不同,股票型基金契约中一般有投资仓位的制约,而保险资金的投资则没有这种约束,有的账户权益类资产配置下限可以低至20%,甚至是零,但是上限却可以达到100%。因此一旦保险资金撤离二级市场就可以走得很彻底,容易给市场带来较大波动。“保险作为机构投资者有信息优势,其团队的投资和能力都远远高于散户,因此散户往往把机构的操作、特别是险资流向作为市场走向的一个风向标。”好买基金研究中心分析师庄正对《红周刊》说。
险资对下半年行情谨慎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今年市场可能会继续有波动,预计中长期向好,但短期仍存在不确定性。中国平安下半年投资思路依然审慎,权益仓位将维持在10%附近。中国平安将根据公司总体发展战略、市场机会、政策和投资环境的变化制定合适的投资组合策略。”中国平安相关部门答复《红周刊》采访时说。
一向以谨慎投资著称的中国人寿也首次提出加强波段操作的投资策略。杨征表示,“7~8月的股市表现证明市场还远未见顶,但会有回调发生。目前市场企稳回升但仍有相当的风险,中国人寿将适时调整策略,不会受目前仓位13.4%的限制。”宏源证券分析师黄立军分析说,波段操作策略可以看出中国人寿认为下半年股市还处于一个震荡调整的态势。
黄立军也提醒投资者,在行情大幅变化的时候,险资进行高抛低吸符合机构投资者的操作手法,但是并不能由此判断行情有出现反转的可能。“二级市场运行有其自身规律,机构有机构的运作模式,投资者并不能完全照抄机构。投资者应有自己对市场的判断,别忙着随波逐流。”他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