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证券财经qfii重仓恒生银行沪深股票 |
分类: A股市场 |
第3大推动力·
QFII:把握市场时机有过人之处
●一季度持股市值:409.76亿元
●占流通市值比例:0.55%
●较上期上升:0.23%
弱市之下减仓频频
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2008年一季度,沪深两市共有40家QFII基金出现在137家上市公司前10大无限售流通股东名单中,重仓公司家数继2007年四季度以来,再次呈现减少态势(2007年三季度和四季度的重仓公司家数分别为200家和161家)。
2008年一季度,QFII合计重仓持有股份15亿股,期末重仓持有市值409.76亿元,而2007年年末,QFII重仓持股数量合计为11.71亿股,持股市值292.86亿元。乍看之下,2008年一季度QFII持仓较2007年年度出现了质的飞跃,但如果剔除香港恒生银行重仓的兴业银行,QFII一季度重仓的股份总数仅为8.61亿股,期末重仓市值也仅有174.44亿元,持股市值减少了118.42亿元,减幅高达40.44%,远远超过同期两市流通市值17.6%的下降幅度。
本期QFII重仓持有的公司中,35家为一季度新进建仓公司,59家上期被重仓公司本期遭完全剔除。而本期再次重仓持有的102家公司中,25家公司被不同幅度增持,48家公司遭减持,另29家公司相较2007年年末持股数量没有发生变动。
表现欠佳 相对抗跌
纵观一季度QFII重仓公司的市场表现,其全部被重仓公司股价一季度平均下跌19.18%,同样难逃下跌趋势,但相对大盘同期34%的跌幅却也表现出一定的抗跌性。137家公司中,一季度只有17家公司股价上涨,占比仅一成多。而值得一提的是,涨幅前五名的新赛股份、金马集团、贵糖股份、*ST北生、新农开发5家本期重仓公司均为QFII一季度新进建仓的公司,可见QFII的布局策略具备了一定的前瞻性。
但一季度末至今,假定其持股不变的话,QFII重仓公司的市场表现则不太尽如人意,沪深两市流通总市值增加了5.15%,QFII重仓股的总市值却下降了0.9%,彻底跑输了同期大盘。前期表现较好的金马集团和*ST北生也表现出一定的补跌迹象。
恒生上演百亿财富增值神话
3年前,兴业银行引入恒生银行、国际金融公司、新加坡政府直接投资公司三家境外投资者,三者共购入9.99亿股,持股比例达到24.98%。其中,作为战略投资者的恒生银行当时以17.26亿元人民币作价,购入兴业银行6.39亿股股份,持股比例15.98%。而兴业银行挂牌上市后,以2008年一季度末的收盘价计算,恒生银行所持有的兴业银行股份市值已大幅飙升到253.31亿元,仅此恒生银行便净赚约236.05亿元,而恒生银行一家公司的重仓市值便占到QFII一季度投资总市值的61.82%。
此前有媒体报道过恒生银行中国业务总裁符致京和行政总裁柯清辉的讲话,两者均表示,公司和兴业银行的合作是长期的,如果条件合适,恒生会考虑对兴业银行进行增持,但还须以监管部门和兴业银行董事会的许可为前提。
对机械设备情有独钟
从被重仓公司的基本面看,一季度QFII重仓股的业绩大多表现良好。137家公司中,剔除没有同期可比数据的7家新上市的中小板公司,90家公司净利润实现增长,占比近七成。而在这些基本面较佳的公司中,中国船舶、贵糖股份、山东黄金等23家公司已经披露了中期业绩预喜的公告。
在行业选择上,QFII的重仓选择依然有着明确的投资主线。从2007年一季度至今,其重仓股中占据第一仓位的行业一直是机械设备制造业,明确地显示出QFII对机械设备业青睐有加。
值得关注的是,对于2007年度QFII持仓较重的石油化工和金属非金属行业,一季度末市值分别骤减15.72亿元和21.52亿元,减持幅度分别为78.59%、68.69%。而根据“五一”前由上交所提交证监会关于QFII近期相关政策利好出台前后的操作数据统计,QFII在一季度大量减持石化行业及有色金属业公司后,3月底至4月初之间则是迅速空翻多,并积极买入了金融及地产类公司的股票,显示出QFII在掌握市场时机方面确有其过人之处。
QFII:把握市场时机有过人之处
●一季度持股市值:409.76亿元
●占流通市值比例:0.55%
●较上期上升:0.23%
弱市之下减仓频频
表现欠佳 相对抗跌
恒生上演百亿财富增值神话
对机械设备情有独钟
前一篇:保险公司:卖的精 买的也精
后一篇:券商:集中火力打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