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复制中国式的巴菲特传奇——读《时间的玫瑰》有感

(2007-12-06 13:25:54)
标签:

证券/理财

■本刊记者 张宇  红周刊
 

   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被投资界奉为圭臬,从格雷厄姆和费雪尔传承而来的投资方法让很多投资者走过了牛熊的交替。而但斌所著的《时间的玫瑰》不仅准确地解读了价值投资理念,而且还详细地记录了作者在复制巴菲特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这与那些原汁原味翻译过来的外文经典相比,更能适应中国市场的投资,毕竟前者是舶来品,而国人吃了洋食可能会消化不良。

 

本土化的价值理念
    格雷厄姆的价值概念和费雪尔的成长概念共同奠定了价值投资的基石。但是,我想如果严格地按照巴老的方法投资中国A股,其结果可能是很难挑到有价值的、可以长期持有的公司。毕竟美国的文化观念、价值理念、政治经济环境都与中国有所不同,内地投资者很难找到管理层特别优秀,基本不受经济周期影响等符合巴老苛刻要求的公司。
    在这样的环境中,但斌一直在探索用巴菲特的方法在中国复制另一个神奇,给内地的投资者提供极好的价值投资范本。但是,这个价值投资范本的最终效果如何,还需要时间的检验。毕竟成功投资者往往需要经过30年的检验才能称其为大师,而但斌从2004年开始运作东方港湾至今刚好遇上了一轮从底部崛起的大牛市。
    在但斌看来,好股票宛如“皇冠上的明珠”般珍贵,而撷取明珠要把握好4个要点,即选对行业,选对企业,选对团队,选对价格。他也曾说过,“挑企业就是挑希望他的女儿能嫁给的这种”。如果对这个好企业进行白描画像的话,我大胆猜想或许“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是天真质朴、谈吐不俗的青年人领袖,非常勤奋,能够不断地实现自我发展,有足够的智慧可以始终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同时,他又是可信赖的,愿意为股东创造更多的价值。我想,这样的人(企业)即使现在看起来毫不起眼,但是未来终能成就其伟大,值得投资者一生厮守。
    “选股没有独门绝技,靠的是不断地学习。”虽然巴菲特和但斌不约而同地强调了学习,但是巴菲特更多地研究各种财务数据,而但斌除此之外,还像彼得·林奇那样,经常于微观处来考察企业,他认为,即使高管的细微眼神也能说明上市公司的某些动向。在书中,他记录了对贵州茅台、万科A、招商银行等公司考察的点滴。虽然遗憾的是,他没有更全面地透露其对企业、市场开拓能力、资源管理能力等方面的考察方法,但是他对企业价值分析的思路还是值得价值投资者借鉴。

 

坚持是最好的投资
    “坚持是投资中最困难的事情。”的确是这样的,复制巴菲特难就难在知易行难上。让财富穿越战争和经济萧条,忍受百年孤独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何况国人的赌性一向比较强,守望百年财富对国人来说似乎非常困难。一旦市场稍有风吹草动,部分投资者恐怕跑得比兔子还要快。但斌却情愿做一只乌龟。他认为风物长宜放眼量,要为长期而买进。投资就像孤独的乌龟与时间竞赛,兔子跑得再快也只能活几年,而乌龟可以爬1万年。比如在香港可能有超过80%的人买过汇丰银行的股票,在其上面赚几十块港币的人不在少数,但是一直持有,历经岁月沧桑、繁荣萧条并享受到巨大盈利的人还是非常罕见。
    实际上,对于在投资中所扮演的角色,但斌也曾经在兔子和乌龟之间做出过不同抉择。最初,他凭借技术分析优势进入君安证券,在经历了4次投资挫折后,他走上了价值投资的道路,用数年时间对1家企业进行深入透彻的研究,即使在非典(SARS)前他买入了公路股,也没有因为大恐慌而马上抛掉。但是对普通投资者来说,你会有这样坚持的定力吗?
    巴菲特身上的东西可能是永远无法复制的,因为人性有太多的弱点,难以抵挡眼前的种种诱惑,更难以在艰难中守正。我们无法复制巴菲特,但是可以学习巴菲特,学习他的远见、洞察力、阅读和思考、坚毅的性格和压力下的沉着。但斌也认为只有具有坚忍、大局观、执行力等7种性格才可能投资成功,那么,他是如何在磨难中锤炼自我的?投资者不妨静下心来读读《时间的玫瑰》,想必各有各的收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