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工、电联合整治结合部设备管理办法
(2009-04-21 08:57:57)
标签:
杂谈 |
分类: 铁路资料 |
车、工、电联合整治结合部设备管理办法
一、适用范围
二、任务划分
(二)工务
2、轨道电路区段
(三)电务
1、道岔的转辙部分
(1)第一连接杆角钢及长角钢安装的间距及方正,绝缘垫片、开口销、螺丝螺帽齐全;
(2)角形钢与钢轨密靠及螺栓的齐全、紧固;
(3)密贴调整杆、表示杆安装的平顺、与直股基本轨垂直情况;
(4)尖端杆撑紧、销轴磨耗、绝缘、失效情况;
(5)动作杆、表示杆螺栓、开口销齐全,绝缘装置完整、性能良好;
(6)导接线的锈蚀、折断及安装是够标准;
(7)绝缘接头高强绝缘材料的使用情况;
(8)复式交分道岔尖轨、心轨的密贴;
(9)道岔表示缺口及摩擦电流情况;
(10)第一连杆上的尖轨密贴基本轨情况。
三、工作程序
(一)信息沟通
1、突发性故障
(1)、道岔转辙设备发生异常
②道岔失去位置表示;
(2)、轨道电路区段非正常占用(红光带)。
(二)维修(施工)登记
1、遇有突发性故障时,工务、电务工区接到车站的故障通知后,必须共同到场进行检查设备故障的症结所在,找出故障的主责单位。
2、工务在处理突发性故障及日常维修(施工)需要电务配合时,由工务负责登记要点,电务签认;电务需要工务配合时,由电务负责登记要点,工务签认。
3、维修(施工)登记时,所有登记、签认均有车站审核,必要时汇报行车调度员。
(三)现场防护
由登记要点的单位负责按规定设置现场维修(施工)防护。
(四)、问题处理
1、在处理突发性故障时,涉及哪方问题,哪方迅速解决,另一方要积极配合,双方作好《工电配合作业单》(附表2)的填写。
2、在日常维修(施工)作业时,工务(电务)在作业过程中,涉及与设备相关联的各项电务(工务)技术指标不能满足标准要求或接近临界值时,应以书面填写《工电配合通知单》的形式及时通知电务(工务)。工务接此通知后应及时组织人员会同电务到场进行确认解决,双方作好《工电配合作业单》的签认记录。
(五)维修(施工)销记
2、维修(施工)销记时,所有销记、签认均有车站审核,必要时汇报行车调度员。
四、其它要求
1、工务、电务应严格遵循公司下发的相关《作业指导书》要求,日常作业时保护好对方的设备。
2、工务、电务对于现场设备易发生故障的部位或不稳定部位,应成立攻关小组,不断摸索设备的变化规律,制定严密的卡控措施和整改方案,认真组织实施。与此同时,工务和电务应加强相互的沟通和联系,做好定期监控,及时掌握设备动态、及时处理解决,彻底杜绝故障隐患。
3、工务、电务会同公司每月安全检查对设备进行一次摸底检查。
4、工务、电务在维修(施工)作业和配合作业中必须严格遵守各项作业限时。
五、工务、电务设备维修、整治配合项目及标准
(一)、道岔部分
1、尖轨爬行不超过20mm;
2、单根尖轨前后串动之和不超过10mm;
3、尖轨、基本轨肥边不大于2mm;
4、尖轨尖端至第一连接杆中心不密贴不大于1mm;
5、尖轨与基本轨竖切部分离缝不大于2mm;
6、尖轨动程:直尖轨不小于l42mm,曲尖轨不小于l52mm;复式交分道岔心轨不小于90mm;
7、尖轨动程不小于60mm;
8、尖轨与滑床板离缝不大于2mm;
9、尖轨尖端及尖轨跟端不存在2根及以上的枕木空吊板;
10、基本轨横移不大于2mm;
11、轨撑与轨头下颚或垫板挡肩离缝不大于2mm;
12、滑床板弯曲或磨耗不大于2mm;
13、枕木应不影响基础角钢、密贴调整杆和表示杆的安装、调整;
18、滑床台磨耗大于3mm,严重划痕或产生变形应予以更换。
19、道岔表示缺口调整在1.5±0.5mm,摩擦电流调整在2.3-2.9A。
(二)、轨道电路部分
1、装有钢轨绝缘处的轨缝在正常情况下,应保持在6-10mm范围内;在特殊情况下,不能超过18mm。两钢轨头部应在同一平面,高低相差不得大于2mm,及时消除较为严重的飞边;
2、在钢轨绝缘处的轨枕应无失效,道床捣固良好,无空吊、翻白现象;
3、钢轨绝缘应做到钢轨、槽形绝缘、鱼尾板相吻合,轨端绝缘安装应与钢轨接头保持平直,夹板螺栓采用专用螺栓,其扭力应达到700N·m,最低不得小于600N·m,螺栓不能出现弯曲现象;
5、各种钢轨连接线应平直地固定在枕木或其它专用设备上。穿越钢轨处,距轨底不应小于30mm,不得与可能造成短路的金属件接触,且固定良好;
6、各种钢轨连接线处不得有防爬设施和轨距杆等物;
7、绝缘接头处必须按规定号码安装接头扣件,若采用弹条扣件时,接头内侧必须安装B型弹条扣件;若采用道钉时,钉头必须向外反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