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今唯一配称汉学大师的人

(2009-09-23 22:19:27)
标签:

季羡林

饶宗颐

分类: 精品屋

        季羡林去世后,我听到许多文人学者将其称为最后的国学大师。其实不然,称季老大师我不反对,但说季老是最后一位我却坚决反对,因为当今还有一位与季老齐名的大师,只不过他不在大陆,而在香港,他就是集学术、艺术于一身的大学者饶宗颐。

今年,饶宗颐老先生已92岁高龄,小季老6岁,并与季老并称“南饶北季”,在文学,语言学,古文字学,敦煌学,宗教学及华侨史料等方面均有非凡成就。

饶宗颐出生于广东潮州市,与中国首富李嘉诚是老乡,再加上爱国侨胞庄世平,三人被合称为“潮人三杰。”所以,在中国赚钱没有人能胜过李嘉诚,而做学问无人敢胜饶宗颐。余秋雨曾评价饶宗颐为“国际瞩目的汉学泰斗”、“整个亚洲文化的骄傲”,并声称“香港只要有饶公在,就不能算是文化沙漠。”

当今唯一配称汉学大师的人

2008年10月28日,饶公专程来京看望季老

可是,又有几人知道饶公几乎完全是自学成才,他的学业只是上到初中。饶公祖、父二辈都是商人,且爱研习学问,在当时的潮州可谓首富,所以家中藏书甚多,著名的潮州名胜“天啸楼”便是当年饶公的私人书房,里面藏书有10余万卷。饶公儿时遍读古典名著,6岁通绘画、书法,10岁能诵《史记》,这便是饶公为何只上到中学的原因。

在文史成就方面,饶公主要有以下几大贡献:

一,甲骨文“五堂”之一。

可能有不少人听说过在研究甲骨文方面有所谓的“四堂”,即郭沫若,号鼎堂董作宾,号彦堂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号观堂,而饶公本人在甲骨文上的研究成果并不逊色以上四位。从1954年开始饶公便奔走于日本、意大利、英国、法国等地寻找流失海外的甲骨文,从各国馆藏和私人那里得到了大量有关甲骨文的资料,并于1959年出版了代表著作《殷代贞卜人物通考》,全书1400多页,80多万字,不但研究了殷周礼制,还复原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巧合的是饶公号选堂,所以将其与前面四位并称为“五堂”绝不为过。

二,诗词。

饶公与季老是多年的老朋友,季老逝世后,饶公写下一首七言律诗:

挽季羡林先生

  (用杜甫长沙送李十一(衔)韵)

  饶宗颐

  遥睇燕云十六州,商量旧学几经秋。

  榜加糖法成专史,弥勒奇书释佉楼。

  史诗全译骇鲁迅,释老渊源正魏收。

  南北齐名真忝窃,乍闻乘化重悲忧。

三,艺术成就以书法、绘画最深,还精于琴艺。

饶公在艺术成就上有“业精六学,才备九能”之称,著名学者钱仲联曾这样评价饶公、季老与钱钟书三人:“以前学问上有王国维,后有陈寅恪,钟书先生和他们并驾齐驱。……饶宗颐和钟书先生不同的是自学成才,相同的是都贯通中外。饶宗颐还通古代中外,他研究印度佛学而且能忠实原著,适合现代人口味来翻译佛经。这方面季羡林可与饶宗颐相比,但季羡林有本事不足怪,饶宗颐自学成才能够成为公认的国际知名学者,声名不在钱钟书之下,这个不得了……饶宗颐还精通诗词书画,多才多艺……这方面可能钟书先生和他不同,但是这是每个人都不如他,不是钱钟书先生一个人……”由此可知,在饶公的成就更全面。

以上提及的只是饶公平生成就的九牛一毛,所以在此希望那些文人学者不要轻意说什么“唯一的大师”、“最后的大师”,不然会闹笑话的。所以,季老去世后国学大师并没有绝种,饶公绝对算是一个,大家可不要忘了。

 

http://bbs.3800dm.com/read.php?tid-821.html 启智青年电子杂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