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怎样选择最佳爱人

(2009-07-01 12:37:58)
标签:

爱情

情感

杂谈

分类: 精品屋

关于为什么要找老婆,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一句很耐人寻味的话:“无论如何要结婚,因为如果你找了一个好老婆,你会幸福一辈子;如果你找了一个不好的老婆,你就可以成为哲学家。”

那么,男人如何才能找到一位好老婆呢?在情场中博弈中有个著名的“麦穗理论”,说的是苏格拉底的三个弟子向其求教怎样才能找到理想伴侣的问题。苏格拉底没有做正面回答,而是将他们带到了一块麦田,然后要求他们沿着田埂一直向前走,不许后退,并命他们每人选一枝最大的麦穗摘下来,但机会只有一次。

第一个弟子走了几步看见了一枝又大又饱满的麦穗,十分高兴地摘了下来,但接下来他却发现前面的有许多的麦穗其实更大,所以他为自己的过早摘取而感到后悔不已,最后只得遗憾地走完了全程。

第二个弟子吸取了前者的教训,每当他看到一枝大的麦穗时便提醒自己后面可能还有更好的,于是他便这样一次次错过了许多机会,直到他最后走出麦田的那一刻还是两手空空,一无所获。

第三个弟子吸取的前两位的教训,当他走到麦田的1/3处时,便对麦穗的大、中、小进行了详细比较,然后再用1/3来验证自己的分析判断是否正确,等到最后1/3时他选择了属于较大一类麦穗中最满意的一枝。

关于三个弟子的选择,显然最后一个是最理性,最合理,虽然他选的那枝麦穗不一定是麦田中最大的,但他的选择方式却是最得当的,他既没有像第一个弟子那样有选择后的烦恼与后悔,更不是第二个弟子的两手空空。所以,他对自己的选择感到十分满足。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明白了选择最佳对象的搜寻策略是参照若干样本进行冷静地分析比较,选择其中一个明显高于他们全体的。从现实中不少人的择偶方式来看,第一个弟子的方式可以说是“一见钟情”型的,第二个弟子则是“追逐完美”型的。因为这两种择偶方式都有缺陷,所以他们才会一个后悔,一个一无所获。

“一见钟情”的恋情多是凭借相互间的第一印象和一时好感结识的,彼处间缺少更深的了解,所以很难建立起牢固的感情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的缺点便会逐渐暴露,到时初识时的甜蜜便会变成相互间的忍让与迁就,最后发展到反感甚至是厌恶。因此,“一见钟情”式的恋情多是聚少离多,能够走到一起的少之又少。

有位年轻人在一个舞会上看上了公司的一位女同事,一直没有勇气表白,因为他害怕拒绝。最后天公作美,他和女孩住在了一个小区,两人终于了更多频繁接触的机会。但是,他发现那个女孩十分健谈,而且说到兴头上时经常是嘴角挂着白沫,此前心目中认为的那个魅力四射的女孩现在变成了唾沫四射。积存在他心中的浓浓爱意在一次次谈话后渐渐化为乌有。于是,年轻人最后选择了放弃,虽然女孩口才确实不错,但喋喋不休使之显得缺乏几分雅致,有点流于俗气,“一见钟情”的萌萌爱意就这样束了。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追逐完美”的恋情更是不可取,男人希望得到具有温柔、贤慧、漂亮、孝顺、朴实、勤劳等优良品质的女人做老婆;女人也希望得到温柔体贴、英俊潇洒、有钱有势的男人做老公。先不说这样完美的女人和男人毕竟是少数,更重要的是作为追逐者的你是否也如此完美,正所谓好马配好鞍,如果你自己不够优秀,又怎会得到更为完美的人的青睐呢?

两个年轻人经一位朋友介绍相识了,女孩是个大学生,男孩则在这座城市里有份收入不菲的工作。女孩还能烧一手好菜,每天晚饭她都会做好饭菜等男友一起回来共享,然后男友再将她送回学校。后来,他们因为一个小小的矛盾分了手,高傲的男孩没有做出半点的让步与迁就,甚至对女孩的数次道歉都置之不理。经过一段时间的沉默和反思男孩终于为自己的冲动和不理智而感到后悔了,他通过多种方式想挽回自己的过失,可惜女孩的反应只是陌生人一般的礼貌回复。就这样,男孩因为自己过于完美的追求失去了一份爱情。

所以,我们在选择男女朋友时就应该像“麦穗理论”中所提示的道理一样,最好不要选择第一个与你约会的人,因为他(她)适合你的概率是最低的,尽管在我们身边也确实有些夫妻是初恋情人,而且婚后的生活也十分和谐美满,但在这里我们只是从爱情博弈的选择策略谈起,而不是信奉的命运或缘分。另外,就是不要试图寻找完美无缺的恋人,否则的话你将会后悔终生。选择最佳对象的策略就是冷静地比较若干样本后,选择下一个高于他们全体的那一个。

 

返回首页 更多精典怎样选择最佳爱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