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随笔董曲江京城阅微草堂文化 |
分类: 乡村弹唱 |
近雅远俗
王俊楚
最近,以“脱口秀”而名声大噪的周立波竟然在微博上对同济教授“秀”起了“粗口秀”,引得网友指责声一片。又闻因接受不了某报善意的批评,周立波难以“忍气吞声”,再度发飙。由此,不禁让我想起了俗与雅的话题来。
人们常说,人不可貌相。其实,人是可以貌相的。当一个人出现在你面前,你看他有文明的举止、整洁的仪表、优雅的谈吐,言谈举止中无不充满着优雅、儒雅、文雅,你便会对此人顿生好感。反之,如果这个人出口成“脏”,举止轻浮,行为粗鄙,你就会心生厌恶,因为这个人太粗俗了。
在《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中,纪晓岚给我们讲了一个狐狸近雅人、远俗人的故事——
董曲江在京城游历时,和一个友人同住一个寓所。倒不是为了作伴,而是为了节省一点住宿和餐饮费用。友人追逐富贵,多半彻夜不归。董曲江独自睡在房舍里,夜里有时听到翻动书册、摩弄器玩古物的声音,知道京城里多狐,董曲江倒也不觉奇怪。有一夜,他把未完成的诗稿放在小桌上,又好像听到吟诵的声音。董曲江问是何人,却听不到回答。等到天亮一看,稿子上已经被圈点过几句了。又多次发问,终不应声。到了友人回归寓所,就通夜寂静无声。友人颇感惊奇,以为自己有福禄的命相,所以妖邪不敢来侵犯。
一天,日照的李庆子偶然来借宿,饮酒尽兴以后,董曲江同友人都已入睡,李庆子则趁月色在园子里散步,看见一个老翁带着一个童子站立在树下,心里知道是狐,于是躲藏在一旁,想看看他们要做些什么。童子说:“太冷了,我们还是回房里去吧。”老翁摇头说:“与董公同一个房间倒没有什么妨碍,但与董公同住的那位俗气逼人,与他同住一室,还不如坐在这凉风冷月之下呢!”
雅,是一种审美,是一种修养,是一种情趣,更是一种追求。谁拥有了它,就拥有了一张明净亮丽的精神名片,就拥有了一张通向美好的通行证。反之,一个失去了优雅举止和高尚品格的人,是永远也受不到大众的欢迎与尊重的。诚如故事中的狐狸,宁愿在凄风冷月下受冻,也不愿意与俗不可耐之人同室而居。一个鄙俗之人,不仅人类不欢迎,就连如狐狸这等畜类也不屑与之为伍!
地址:湖北保康县政协
邮编:44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