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潘淑妃晋武帝羊车宋文帝刘义隆后妃文化 |
分类: 草根读典 |
历史上靠羊车“临幸”的两位皇妃
在中国古代的后宫,唯我独尊的皇帝和数以千计甚至是数以万计的后妃、宫女之间是严重的性别比不平衡,由此引出两个极端:一方面后妃众多,皇帝对临幸何处心中无底;另一方面因为皇帝只有一个,后妃盼皇帝临幸如农人盼甘霖,望眼欲穿。晚唐诗人殷尧在他的《宫词》一诗中如是说:“夜深怕有羊车过,自起笼灯看雪纹。”意思是说,后宫那些日夜盼望皇帝临幸的嫔妃们担心自己不经意间错过了“承恩”的机会,时不时地起来提着灯笼小心去察看雪地上有没有羊车经过的印痕。
诗中所说的“羊车”,原本是一种由身子小、力气大的“果下马”拉的精美小车,后来就演变成宫中用羊牵引的小车。这种车轻巧灵便,环保低碳,不仅方便了皇帝在宫内游玩出行,后来竟也成为调和宫中皇帝和后妃们之间“两个极端矛盾”的“中和剂”。被后世津津乐道的靠羊车临幸的皇妃有两位,一位是晋武帝司马炎的贵嫔胡芳,另一位是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潘淑妃。
晋武帝司马炎是晋朝的开国皇帝,他贪色好淫。为了方便攫取美,他竟然十分荒唐地在全国范围内禁婚。《晋书·胡贵嫔传》记载,就在他令全国禁婚的那一年(273年),美貌的胡芳入选。胡芳对进入皇宫感觉是十分不爽的的。史书上说她入选后在殿下大哭,左右劝阻她说:“别哭了,小心被皇上听见了,就不得了了。”胡芳说:“我连死都不怕,还怕皇上?”随后,她被策拜为贵嫔。当时,司马炎灭掉孙吴之后,将孙皓后宫的五千名宫女全部纳于后宫,使后宫规模达到了万人。由于妃嫔众多,“帝莫知所适”,于是就坐在羊车上,任凭羊车拉着他在后宫游走,羊车停在哪个宫嫔的住所,他就在哪里过夜。许多后宫女子为了能让皇帝临幸,便煞费苦心,投羊所好,“取竹叶插户,以盐汁洒地,而引帝车。”这就是典故“羊车望幸”的来历。尽管如此,胡芳还是最受司马炎宠爱,几乎是享受专房之宠,侍御服饰仅次于皇后。胡芳后来生了一个女儿,就是武安公主。
成功不可复制,荒唐尽可粘贴。胡贵嫔的“羊车临幸”传到后世,被颇有心计的南朝宋文帝潘淑妃“活学活用”。
《南史》没有记载潘淑妃的名字,只是说她是因为貌美而晋升上来的,
开始并没有引起宋文帝刘义隆的注意。她发现文帝也喜欢“羊车临幸”, 便秘密地让身边的人用咸水洒地,自己则盛装以待。文帝每次到了门前, 羊就一直舔地而不离开。文帝说:“连羊儿也要为你徘徊,何况人呢?”从此对她的宠爱压倒后宫。她得宠了,皇后袁齐妫自然又妒又恨,竟然忧愤而死。皇后一死,六宫无主,潘淑妃成了实质上的后宫之主。她的儿子刘濬却担心皇太子刘劭会因袁齐妫之死而对他们母子怀恨,于是就倾意奉承,一味巴结讨好刘劭。后来,刘劭发动政变,杀了刘义隆之后,又派兵杀了潘淑妃,并谎称潘淑妃死于乱军之手。刘濬听了不仅不难过,反而说:“正合我意,我已经盼望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