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钻空子是常有的事,到了新班级认识了新老师还有跟老师交锋的阶段。这时老师就要以智慧和他们交锋,他信服老师了,自然就能和老师配合了。当学生知道老师是为他好时,双方的感情就建立起来了,老师说得严厉了,他们也能接受了,知道是为他好。
做值日是多么小的一件事情,但大多数孩子并不明白自己是集体当中的一分子,并不认为做集体的公益的事情是理所当然的。有的孩子喜欢做值日是因为值日好了老师会表扬,往往是出于这样一种心态,并没意识到集体中我有一份责任。在做值日这件事上,我先不管学生有没有意识到这是自己的责任,就是要让他们做;对于不做的,就要采取有效的方法。
轮到自己做值日了,却放学后赶紧收拾书包逃跑,这也是有些同学能干出来的。其实值日生不需要做复杂的劳动,就是扫地、擦桌子,最累的就是拖地,那也耽误不了几分钟。可他们不愿意干,总想着不如玩一会儿呢。如果对他说,“你不应该这样,该做值日就得做。”这样说的话,作用并不大,下次他还这样。他在家习惯了不扫地,也就不习惯打扫教室。甚至曾经有个学生说,“我就不应该做值日,我没往地上扔纸,我也没破坏教室卫生,今天我就没弄脏教室,凭什么让我做?”
你说这个学生说得没道理吗?也有道理啊,他确实没扔东西没把教室弄脏。对这样的学生,要用智慧,我也不让他补做值日作为惩罚。我就跟他说:“不做值日也可以啊!这教室是人家打扫的,人家打扫的地方你不许去踩,你进教室就沿着来时的路来,出教室还沿着这条路出去。你要是踩了别的地方,你就得打扫卫生。因为这是公共地盘,你不付出劳动你就别踩。除了进出教室,你就在你的座位上坐着。”
这话说了,就得照做,我们还让同学监督他。只要他踩出了界,就有同学提醒他:嘿,注意你的脚。
三天以后,这个学生心里不是滋味了,主动要求,“我还是做值日吧。”
做值日是小事,就是要让他在做值日的过程中体会到自己是这个群体当中的一分子,你不能脱离群体,你不能过分强调自己的利益和要求;你的利益和要求是与集体利益在一起的,你有相应的权利,就必须有相应的义务。你在教室里,你要和大家一样有义务维持教室里的卫生。一个人成年以后,作为公民来说也是这样,有相应的权利就有相应的义务,不可能只有权利没有义务。同时你负担了相当的义务,你也得到了相应的权利,也得到了利益。
面对学生找茬,跟老师交锋,老师千万不要讽刺挖苦,有损人格的伤害人的话千万不要讲。年轻教师往往爱说狠话,一件小事能扯出一串事来,一串事又能激化双方矛盾。我跟年轻老师说:第一,你不能发火,不能把自己的水平降到十岁孩子的水平。你是成人,应该站得比孩子高。你要教育孩子,眼光就要放远。对孩子逆反的性格和价值观,给他时间让他改变。第二,具体谈问题的时候,不要谈到其他的。就事论事,哪件事情错了就是错了,怎么怎么不应该,分析透了这件事情就到此为止,不要死揪着不放。第三,适当采取强化方式。强化方式分为正反两方面:表扬和适当的惩戒。拿做值日这件事来说,既然你觉得班里跟你没关系,你有权利上学,那你就上学,但没权利踩别人打扫过的地方。
类似于值日这样的事情,教育学生的时候,不要上升到法律角度,不要上升到人格问题,不用说什么大道理,只要“智”取就可以。慢慢地在环境当中,学生就建立起这样的权利和义务的概念,他就会明白我得到了权利,就要有义务承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