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所二:玉器公所(部分存)——苏州的会馆公所及其遗存之十

(2025-10-13 08:46:46)
标签:

文化

苏州的会馆公所

玉器公所

周王庙弄

专诸巷

分类: 苏州夜话

公所二:玉器公所(部分存)

——苏州的会馆公所及其遗存之十

我楚狂人

玉器公所

地址:苏州市姑苏区周王庙弄4,存疑。一说在五爱巷。一说就在周王庙。

始建时间:一般认为其大约成立于清乾隆年间

保护状况:周王庙弄4号部分保存,这里近期整体划为历史街区,有一定保护可能。

公所二:玉器公所(部分存)——苏州的会馆公所及其遗存之十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苏州是中国玉雕工艺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苏州玉雕被誉为“苏作”,有着悠久的玉雕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长期的玉雕生产实践中,当地的玉雕艺人们为了维护自身权益、规范行业秩序、传承和发展玉雕技艺,逐渐形成了行业组织,苏州玉器公所便应运而生。

苏州玉器公所一般认为其大约成立于清乾隆年间,不过也有观点认为在更早之前苏州玉雕行业可能就有类似松散的行业聚合形式,到乾隆时期正式形成具有一定规范和影响力的公所组织。

玉器公所行业自律,制定行规行约,对玉器制作的质量标准、工艺规范等方面做出规定,确保苏州玉器的品质和声誉。例如,对玉料的选用、雕刻的工艺流程、成品的检验等都有严格要求,防止粗制滥造的产品流入市场。

玉器公所调解玉器行业内部的纠纷,包括师徒之间、工匠之间、作坊之间的矛盾和争议,维护行业内部的和谐稳定。同时,也代表玉器行业与外界进行沟通和协调,处理与其他行业或部门的关系。

玉器公所通过师徒相授的传统方式,培养玉雕人才。公所会为学徒提供一定的学习条件和指导,促进玉雕技艺的传承和发展。一些技艺精湛的老师傅会在公所的组织下,向年轻工匠传授经验和技巧,使得苏州玉雕的独特技艺得以代代相传。

玉器公所为玉器艺人提供一个交流和合作的平台,促进技艺的切磋和创新。艺人可以在这里分享创作经验、展示作品,互相学习和启发,推动苏州玉雕技艺不断发展和提高。

推动行业发展:苏州玉器公所的存在和发展,对苏州玉雕行业的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它使得苏州玉雕行业形成了一个有序的整体,提高了行业的整体竞争力,促进了苏州玉雕市场的繁荣。

作为苏州玉雕文化的重要载体,公所传承和弘扬了苏州玉雕的传统文化和技艺,使得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存和延续。

苏州玉器公所旧址,现在比较认同的地址是周王庙弄4号。我外公是玉器匠,据我母亲回忆,就是在这个地址。但是我外公去世早,我没有见到,没有确切的证据。苏州周王庙弄和并行的专诸巷是苏州明清玉器行业集中地。专诸巷原名“穿珠巷”,就是因玉器工艺而得名。苏作大师陆子岗就在专诸巷经营。所以,玉器公所在这一带,完全合理。

苏州玉器公所旧址一般认为位于苏州市姑苏区 周王庙弄 或附近区域(有资料提到原址在周王庙弄4五爱巷一带,具体位置因历史变迁略有争议),属于苏州传统的古城街巷内,周边多为历史街区与民居。

周王庙弄4号玉器公所原建筑为典型的 清代至民国时期江南传统建筑风格,可能包括厅堂、天井、两侧厢房等结构,具有较高的历史与建筑艺术价值。

随着城市发展与历史街区的变迁,原公所建筑在20世纪后半叶一度面临被拆除或改建的危机。

据近年资料与相关保护工作显示,周王庙弄4苏州玉器公所旧址建筑部分得以保留,但可能已经过修缮或功能改造。有说法称其建筑一部分仍存在于老街巷中,但可能已不再作为玉器行业公会使用,而是作为民居、文化展示或混合用途空间。

也有呼声希望将玉器公所旧址进一步修缮并作为玉雕文化展示馆或非遗传承基地,以恢复其历史功能与文化价值。

总之,周王庙弄4号,因为还存有争议,至今还没有得到有力保护。
公所二:玉器公所(部分存)——苏州的会馆公所及其遗存之十

公所二:玉器公所(部分存)——苏州的会馆公所及其遗存之十

公所二:玉器公所(部分存)——苏州的会馆公所及其遗存之十

公所二:玉器公所(部分存)——苏州的会馆公所及其遗存之十

公所二:玉器公所(部分存)——苏州的会馆公所及其遗存之十

公所二:玉器公所(部分存)——苏州的会馆公所及其遗存之十

公所二:玉器公所(部分存)——苏州的会馆公所及其遗存之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