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会馆三:汀州会馆(移建)——苏州的会馆公所及其遗存之三

(2025-10-01 07:11:33)
标签:

文化

苏州的会馆公所

汀州会馆

苏州商会博物馆

分类: 苏州夜话

会馆三:汀州会馆(移建)

——苏州的会馆公所及其遗存之三

我楚狂人

汀州会馆

地址:原址在阊门外上塘街285号,与潮州会馆并排。2003年整体移建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山塘街192号。

始建时间:康熙五十七年(1718)福建上杭(古称汀州)纸业旅苏众商集资创建,先锋光绪年间(1875—1908)重建。现址山塘街2005年建成。

保护状态:移建后保护尚好,1982年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会馆三:汀州会馆(移建)——苏州的会馆公所及其遗存之三

 

汀州会馆是清代福建汀州(今为上杭)府商贾集资所建的同乡会馆,汀州府明清时期,下辖长汀、宁化、上杭、武平、清流、连城、归化(今明溪)、永定八县,位于福建省西部。当时汀州商人活跃于苏州,在此建立会馆。

汀州会馆原址,现已无存。原有残存部分2003年整体搬迁山塘街,2005年建成。

汀州会馆原址在阊门外上塘街285号,与潮州会馆并排。该会馆是康熙五十七年(1718)福建上杭(古称汀州)纸业旅苏众商集资创建的,咸丰十年毁于太平军战火,:光绪年间(1875—1908)重建。坐南朝北,存仪门、大殿及两廊。大殿面阔五间17米,进深七檩13米,硬山顶。扁作梁,前有船棚轩,外檐列桁间斗拱,额枋刻双龙戏珠。解放后,汀州会馆大门、戏台被毁,仅存两进三开间殿宇,被用作物资局仓库。与市五中仅一墙之隔。

2003年因房地产开发,汀州会馆从上塘街整体移建至山塘街,2005年在山塘街改建为苏州商会博物馆开放。

移建后现状:坐北朝南,现存门厅、大厅及庭院等建筑,整体布局规整,具有典型的江南传统建筑风格。

门厅面阔三间,进深六界,硬山顶,屋顶坡度较为平缓,出檐较深,具有江南地区建筑轻盈灵动的特点。门厅的梁架结构采用了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方式。

大厅是核心建筑,面阔三间,进深十界,高大宽敞。大厅的梁枋、斗拱等木构件雕刻精美,题材丰富,有花卉、人物、动物等图案,刀法细腻,线条流畅,展现了高超的木雕技艺。这些雕刻不仅具有装饰性,还蕴含着吉祥美好的寓意,体现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信仰。

会馆的门窗、栏杆等细部装饰也别具一格。门窗采用了镂空花格的形式,图案精美,既保证了室内的采光和通风,又增加了建筑的美感。栏杆则采用了石质或木质材料,雕刻有精美的纹饰,与整体建筑风格相协调。

汀州会馆是福建汀州地区与苏州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实物资料。通过对会馆建筑的研究,可以了解到当时的建筑技术、工艺水平、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信息。

作为汀州商人在苏州的历史见证,汀州会馆承载着汀州商人的创业精神、乡土情怀和商业文化传统,对于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我在五中任教时,发现在潮州会馆古戏台附近的民居台阶石,居然是汀州会馆的界石。也托人与该居民商量。该居民自以为奇货可居,狮子大开口。后来动用了行政手段,把界石搬到了潮州会馆的院落里保存。不知近况如何。

会馆三:汀州会馆(移建)——苏州的会馆公所及其遗存之三

会馆三:汀州会馆(移建)——苏州的会馆公所及其遗存之三

会馆三:汀州会馆(移建)——苏州的会馆公所及其遗存之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