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文化遗存12墓葬之汝州家族墓园(三苏园)、六如亭

标签:
文化苏轼文化遗存墓葬三苏坟六如亭 |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
苏轼的文化遗存12
——读苏札记附五
我楚狂人
四、墓葬2
2.汝州家族墓园(三苏园)
三苏园景区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城(按:即宋代汝州)西北23公里处的“小峨眉”山下,此地宋代时属汝州郏城钧台乡上瑞里,这里因安葬着宋代大文学家苏轼、苏辙两兄弟的遗骨和其父苏洵的衣冠冢而名扬天下。早在1963年就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晋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评为“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景区”,2012年晋升为国家4A级景区。
三苏园景区总占地面积680余亩,主要由东坡湖、广庆寺、三苏祠、东坡碑林、东坡中年布衣塑像、苏仲南夫妇墓及梁氏墓、三苏陵园和三苏纪念馆等景点组成。
苏轼出生在四川眉山县,死后却葬在了郏县,其中原因学术界一直颇有争论。纪念苏轼葬郏900周年暨中国第十四届苏轼学术研讨会,使这个谜基本解开。 论文中论述的苏轼葬郏的原因主要是嵩山周围地区“土厚水深”,为北宋士人所崇尚的观点,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认可。
我的观点是:苏轼因为希望与兄弟苏辙同葬,所以遗命与继室王闰之合葬于苏辙已经经营好的家族墓地。而苏辙经营汝州墓地,是因为苏辙晚年任职汝州,得到百姓爱戴,声誉盛隆,于是决心归葬汝州。
3.惠州六如亭
惠州西湖孤山六如亭,王朝云墓葬。
六如亭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惠州西湖孤山东麓,是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为侍妾王朝云所建,亭后为王朝云墓。始建于宋代,几经修葺,1984年被列为惠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朝云, 1096年病故,年仅34岁。墓由栖禅寺僧人筑亭覆盖,得名“六如亭”,取自王朝云临终时所诵“六如偈”。六如亭与王朝云墓几经修建,现已按宋代风格修葺一新,对外开放。六如亭不仅是对王朝云的纪念,也象征着苏东坡与王朝云之间不朽的情谊。如今,东坡塑像立于孤山东坡纪念馆前,六如亭下朝云墓与东坡纪念馆相互守望,成为惠州西湖的一处文化地标。
1984年,王朝云墓被惠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朝云墓位于惠州市西湖孤山东麓。墓前有石雕墙,上镶3通石刻:“王朝云墓志铭”,苏轼撰文,伊秉绶书刻。“舟过六如亭”线雕,清初著名画家石涛绘。王朝云墓后有“东坡纪念馆”。朝云墓与六如亭历代都有维修。清嘉庆六年(1801年)惠州知府伊秉绶重修朝云墓时,为墓撰写了碑文,1984 年惠州市人民政府又重修朝云墓,现存的六如亭为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重建。王朝云墓、六如亭前镶立数量不少的石雕刻。后亭柱有清代翰林、丰湖书院山长林兆龙撰题勒石的对联,上联为“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下联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前亭柱亦有对联:上联为“从南海来时,经卷药炉,百尺江楼飞柳絮”, 下联为“自东坡去后,夜灯仙塔,一亭湖月冷梅花”。
苏轼主要的文化遗存大致就是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