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怀念严绍如老师

(2025-07-18 08:04:46)
标签:

教育

悼念

严绍如老师

分类: 心香

怀念严绍如老师

我楚狂人

昨天从“老成茂老师”群里,看到姚烈老师告知,我们的老同事严绍如老师仙逝,不胜感慨。当年朝夕相处的老搭档,今天已经天人永隔,愿他一路走好。

严绍如老师是一个质朴的人,从来不会标榜自己,只会踏踏实实做事。如今严老师仙逝,种种往事不由自主浮上眼前。

一、最早的搭档——鳝血黄泥土

1976210日,我到陌生的昆山成茂中学报到,走上了教师岗位。一报到,学校就安排我接任高中毕业班班主任。不涉世事的我根本不知道这样的安排有多么荒唐。我们班的化学老师就是严绍如老师,当时不叫化学课,叫做“农业基础科”,简称“农基”。当时农基主要的教学内容就是搞土壤分析。严老师是福建莆田人,读的是我国农业科学的“工作母机”南京农学院(即今南京农业大学),一个福建莆田人怎么考上了南京农学院,这个就搞不清了。反正当时也不是很特殊,我们当时的校长邱有光老师老家是粤北山区的,考进了江苏师院(即今苏州大学)历史系。搞土壤分析,农学出身的严老师当然更内行,很快在县里就有了小名气。严老师是文革前的本科生,资历是高一辈的。当年我的老搭档中有三位年长我十岁以上,是严老师和邹少亭老师和余为纲老师,三人经常争谁是老大。

严老师当时已经是化学教研组长,十四年后,我调离,严老师还是化学教研组长。我不知道严老师总共当了多少年教研组长,肯定不止二十年,是陈墓中学任职时间最长的教研组长吧。

我报到后屁股还没有坐热,就带班去“开门办学”了,带着学生住到了红霞村。一个很大很大的古村,旧名张家厍,又名落鸦坡,俗称老鸦窠。严老师就在这里带着学生大搞土壤分析,连带我也弄清楚了肥沃的鳝血黄泥土和贫瘠的白螺蛳土的区别。

严老师是我教学生涯的最早搭档之一,如今,严老师远行了。

二、最早的把关老师——寻找准考证的晚上

恢复高考之后不久,王伦明校长主持我校,鉴于学校师资的具体情况,王校长搭起来一个相对稳定的把关教师班子,严老师就是化学学科最早进入把关教师行列的一员,长年担任毕业班化学的高考指导。严老师教学严谨,他要学生做的习题和实验,一定自己亲身体验。严老师嗓门大,他的福建普通话让学生要有一个适应过程。但是他教学扎扎实实,效果很好。

学生初接触严老师,觉得有点吓人,但是,接触多了就知道严老师是一个热心人。记得1980年高考,我校邹彩荣同学作为全县的尖子生被寄予厚望,偏偏考试中忘记了准考证。当时规定,丢失准考证要取消考试资格。我到县一中考场寻找,东道主一中老校长单天佑亲自陪我们开了考场门寻找。而严老师自告奋勇陪伴傻乎乎不知道问题严重性的邹彩荣同学。严老师偷偷对我说,如果找不到,明天我陪学生去亭林公园散散心。说这话的时候,严老师几乎要掉泪了。

我在县考试办磨了半天,希望得到“法外开恩”,但是那位张主任丝毫不肯通融,正绝望间,幸好,一中单校长及时告知,准考证找到了,是过于负责的监考老师保管着。严老师松了一口气,说,明天不用去亭林公园了。

一中单校长早已仙逝,如今严老师也走了。

严老师,是我从教第一天直到调离陈墓的全过程的搭档。搭档十几年了,又是好几年没有见面了,不料得到他远行的消息。真的有点感伤。

三、最亲切的“打雷声”——他也拉二胡

严绍如老师曾经笑嘻嘻地问我,学生为什么怕他?我反问,为什么?他说,自己嗓门大,福建普通话又一上来听不懂,“轰隆隆像打雷一样格”(严老师原话),所以就害怕。我还是不懂,问,为什么?严老师神秘一笑,听不懂啊。感到莫名其妙。莫名其妙最可怕。

他就是这样敢于把自己的语言弱势来打趣自己,他就是这样开朗豁达的人。

前几年,在学生聚会的时候见到严老师,我问他,退休后玩什么?他说。拉二胡。严老师二胡拉得一般般,但是很陶醉,乐在其中。严老师就是这样,知足常乐。

严老师,你的二胡带去了没有?远行路上,有琴声相伴,当心安!

严老师,一路走好!

怀念严绍如老师
陈墓中学教学楼,当年我们一起参加建造落成,并在这里开始了陈墓中学高考的辉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