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潮山望远——宜兴散记之三

标签:
旅游宜兴大潮汕望远 |
分类: 天南地北 |
大潮山望远
——宜兴散记之三
我楚狂人
宜兴大潮山,即丁山,号称宜兴东南第一峰。近期丁山小长城成为网红打卡地。所谓丁山小长城,实际上就是丁山福源禅寺的围墙,顺着山势起伏延绵约3公里,将福源寺环绕其中。在“小长城”上就能远眺浩渺太湖风光,晴好天气里还能直望湖心。
如今盘山公路几经盘旋,可以直达福源寺寺门。福源禅寺始建于南宋,兴盛于明代,是地藏菩萨道场。我们苏州的明代大画家“吴门画派”创派祖师沈周就曾经游览此山,并有留题。沈周的山水画气势雄浑,别开生面,得益于他的对真山真水的亲身感受。到大潮山,可以想见沈周山水画的一斑。
现在的福源寺是全新的,依山而建,颇具气势。其建筑工艺已经是中西合璧的了,如全寺最精致的汉白玉地藏王六道浮雕壁,就是很典型的西方宗教建筑的风格。
我以为,今日游丁山小长城有两大乐趣,一是驾车由盘山公路上山的体悟,毕竟江南这样的盘山道已经很少。当年我从黄岩越黄土岭,到临海,盘山道两个多小时车程;从天台到新昌,盘山道四个半小时车程。当年震惊,原来浙东的山道之险不下于蜀道。而今,浙东高速都是穿隧道了,当年的艰难没有了,当年的体悟也没有了。难得有丁山盘山道,没有那么长,但是也能有盘山道的感觉。针对江南水乡的人是一种新奇的感受。二是,登山的乐趣。三公里的小长城,作为健身步道,长度刚刚好。而且可以远眺太湖,近处俯视群峰,稍稍有“一览众山小”的壮怀。
我的腿脚近乎半残,我是登不上小长城了,鼓余勇到了地藏浮雕壁,也就下山了。但是即使到这里,凭高视远,山风入怀,已经很是快意了。
盘山道旁满目都是赤色山土,这就是紫砂的故乡了。据说,丁山才是紫砂的主要矿区。想想也是,蜀山体量太小了,经不起几下挖。丁山体量巨大,既然也有紫砂,自然是主要矿区了。说宜兴,总是离不开紫砂。宜兴语紫砂已经是一个整体了。

大潮汕,下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