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丁蜀访东坡2东坡书院

(2025-05-25 07:01:19)
标签:

旅游

宜兴

丁蜀

东坡书院

分类: 天南地北

丁蜀访东坡2

——宜兴散记之一

 

我楚狂人

宜兴东坡书院,位于宜兴市丁蜀镇蜀山南麓。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买田筑室于蜀山南麓,拟终老阳羡,是为东坡草堂,之后又扩建成东坡别墅。元代在原址上建起东坡祠堂,后又废为僧舍。明弘治十三年,工部侍郎、宜兴人沈晖在此重建东坡书院,作为文人学士雅集之所。清代康熙、乾隆年间多次修缮、扩建。咸丰年间,书院被太平军焚毁。光绪八年,当地二十四家望族合资重建东坡书院,作为宜兴东南八乡培养人才之地。光绪三十二年,废除科举,改为东坡高等小学堂后为东坡小学所在地。

宜兴东坡书院, 19836月书院被列为宜兴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9东坡小学从中迁宜兴出。200210月书院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同年,丁蜀镇政府筹资全面修建东坡书院,恢复七间四进,并新建碑廊180平方米,以传承东坡文化。所以,现在的宜兴东坡书院的建筑是清光绪年间的旧构,格局就是一个书院,而不是民居。至于,东坡井、望湖楼,都是对苏轼的纪念。

今日东坡书院面南座北,共有建筑四进。南眺太湖,背依蜀山,环境清幽大门口匾额东坡书院,为现代著名书法家舒同所书。

第一进门厅。进入书院,一条30余米长的砖砌甬道,甬道东侧为石牛池,池内卧天然太湖石石牛一对。门厅前为长方形泮池,上设青石小拱桥一座,四周饰似荷花栏板及狮子、莲瓣纹柱头,制作十分精巧。跨过泮池,便是第一进建筑,面阔七间,进深七檩,其中正中一间为门厅,设将军门一座。

第二进飨堂。走过石板小院,为东坡书院的第二进,亦为面阔七间。其中正厅三间,称飨堂,体制宏伟,原供奉有东坡先生的神座。其梁枋上雕刻有人物、云鹤、卷草等图案,朱漆贴金,工艺精致。厅内上方悬清翰林院编修、吏部侍郎周家楣手书“东坡买田处”、清浙江巡抚任筱园书“讲堂”及清道光时江宁布政使杨能格书的“似蜀堂”三匾。正厅东侧为两间二层楼。正厅西侧两间称“湖山拱秀”厅,其匾原为清道光年间浙江巡抚任筱园所书,现已不存。院内西墙上开一腰门通往西侧碑院,碑院系2002年新建,其中碑廊内存有《重刻蜀山草堂记》、《苏文忠公祠堂记》、《苏文忠公蜀山书院记》、《重修苏文忠公蜀山书院碑记》等明清碑刻二十余方。

第三进讲堂。面阔七间,较前两进地势高出数级。其中正厅三间,进深9檩,其梁上均雕饰有卷草纹和镂空的云板,两边墙裙以青砖驳面,建筑结构古朴深厚。正厅东西各有耳房两间。院内有东西厢房,均为面阔三间,进深七檩。

第四进望湖楼。为二层楼建筑,面阔七间,早年因失火被焚,2003年重建,这座依山而筑的两层楼房,登楼远眺,隐约可见太湖烟波,因而定名望湖楼。 楼上原为学子寝室,楼下为膳房。楼后为新开辟的橘园

蜀山东坡书院,是光绪年间重建的旧物,是清后期建筑。东坡井不知道是不是旧物,没有考证。这里有众多文人墨客留迹,郭沫若、邹韬奋在这里讲学。壁上名人墨宝甚多,我以为启功先生的诗最有意思:香山不辞世俗……。大有意思。

东坡书院楹联很精彩;

清·任道镕

玉女铜宜,溪山无恙,七百年毓秀钟灵,尽是东坡桃李;

鹅湖鹿洞,文字有缘,六千里寻幽选胜,依然西蜀峨眉。

 

讲堂联:

清·鞠屿

登州去后,萧瑟蓬莱,念先生五日匆匆,祠宇曾留瀛海上;

临汝归来,徘徊阳羡,叹居士一心恋恋,神魂永托蜀山间。

清·班联

气节如山,千秋仰止宫墙近;

文章似海,百代渊源俎豆馨。

清·唐仲冕

何必木奴千头,但楚颂亭成,香满洞庭皆逸兴;

本无郭田二顷,况荆溪船入,山怀西蜀即前缘。

清·张绶组

名士合买名山,想当年茶灶诗龛留佛榻;

胜友斯成胜会,欣此日花香鸟语读书声。

清·高长绅

胜地此登临,环来西蜀名山,经数百年毓秀钟灵积厚,蔚荆溪人物;

闻风并兴起,缅想东坡遗绎,愿二三子和声鸣盛壮观,宗苏海文章。

西庑联:

清·张绶组

挹先生趣,可医吾俗;

对此山面,有如水清。

后楼联:

清·张绶组

事去物无象;

神超兴有余。

飨堂联:

清·陈经

先有薄田给饘粥;

敢期择地望桑榆。

原载邓洪波编著《中国书院楹联》,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5月第二版

清·鞠屿的讲堂联告诉我们,苏轼与阳羡的情缘只有匆匆五日。那么怎样的五日呢?留一个悬念,我们后文说。

丁蜀访东坡2东坡书院
东坡书院,下同。
丁蜀访东坡2东坡书院

丁蜀访东坡2东坡书院

丁蜀访东坡2东坡书院

丁蜀访东坡2东坡书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