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我楚狂人
我楚狂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7,341
  • 关注人气:89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说苏轼诗7宦游诗3

(2025-05-21 07:17:21)
标签:

文化

苏轼

别海南黎民表

自题金山画像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浅说苏轼诗7

——读苏札记之十七

 

我楚狂人

三、苏轼的感遇诗3

 

1.宦游诗3

《别海南黎民表》:

我本儋耳人,寄生西蜀州。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平生生死梦,三者无劣优。知君不再见,欲去且少留。

简析:

本来已经有了客死海南的思想准备,忽然有了“内迁”的机会。苏轼百感交集,他忽然对海南有了太多的不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首联称自己本为海南儋州人,却如同寄生般在西蜀生活,暗示自己一生的漂泊不定;颔联进一步说明自己将儋州当作家乡,说自己好像是因为事务出门远行;颈联将生平经历、生死遭遇视为梦境一般,认为它们并无优劣之分;尾联在即将与友人分别之际,诗人深知此次离别可能再难相见,在表达不舍之情的同时,强作旷达,劝海南人民说不必再挽留。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面对人生变化与离别之时的豁达,也含有对海南人民的深挚情感。

《自题金山画像》

苏轼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简析:

《金山志》云:“李龙眠(公麟)画东坡像留金山寺,后东坡过金山寺,自题。”这是苏轼第一次到金山寺时李公麟的作品。那时,苏轼刚刚从贬谪地黄州离开,也是他拜访王安石、张方平等元老,在常州找落脚点的时候,最后在宜兴安家。这时候苏轼刚刚四十岁出头,还意气风发。与佛印谈禅,与李公麟挥毫泼墨。如今二十多年天涯海角归来,已经是沉疴缠身,心灰意冷。他以为,自己真正做过的事情,就是“黄州惠州儋州”。除了屡次被贬,接触了真实的民生疾苦,还有什么?其实,这首六言绝句,沉郁苍凉,成就不下于王安石的六言绝句。但是,这已经是苏轼最自然的情感流露,他已经不在乎艺术的得失。

此首六言绝句作于苏轼去世前两个月,作者已年逾花甲,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回首自己的一生,几起几落,失意坎坷,昔日雄心,只剩下浩然一叹。这首诗几乎就是苏轼一生宦游的总结。首句说末路的自己已经心灰意冷,“身如不系之舟”指自己一生飘泊不定。且看后两句“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认为自己一生的功业,不在做礼部尚书或知制诰的高位,也不在比较得意的杭州、徐州、密州(。恰恰在被贬谪的三州。因为只有在这三地,才感悟了真正的人生。

所以我说这首诗是苏轼宦游生涯的总结,沉郁苍凉,迥异于苏轼以往的作品。

浅说苏轼诗7宦游诗3
常州藤花古馆今貌,下同。苏轼逝世地。图片均来自网络。
浅说苏轼诗7宦游诗3

浅说苏轼诗7宦游诗3

浅说苏轼诗7宦游诗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