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僧道对苏轼的“争缺10陈抟与理学

(2025-04-22 07:26:52)
标签:

文化

苏轼

僧道

道教与北宋王朝的紧密

陈抟与理学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僧道对苏轼的“争取”10

——读苏札记之附文二

 

我楚狂人

三、关于苏轼与僧道的思考3

1.道教与北宋王朝的紧密关系3

其二,陈抟与理学

陈抟是一个奇人,他不但在道教是一个神化的人物,更是对宋代儒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说他是宋儒主流学派理学的开山鼻祖绝不过分,而理学又影响了宋代以后的儒学,一直是后世儒学的主流派别。

陈抟倡导了从“易”入手研习儒学的修学道路,这是北宋理学的根基。而这个“易”,不是“文王易”,而是他首创的“先天易”,他自称得之“河图洛书”。被后世儒学推崇的理学“北宋五子”,除了张载外,实际上都是陈抟的弟子或者再传弟子。

周敦颐(101761日-1073714日),原名敦实,字茂叔,因避宋英宗名讳而改名为敦颐,号濂溪,世称濂溪先生,道州营道楼田堡(今湖南道县)人。

熙宁六年(1073年),周敦颐去世,宋神宗赐谥,人称元公。 其为学方向与义理架构对宋明理学不同派别均有重要影响,就此而称其为道学宗主亦不为过。其主要著作有《太极图说》《通书》《爱莲说》等。

周敦颐是陈抟的亲传弟子,是二程的老师。

邵雍(1012121—1077727日),字尧夫,号安乐先生、伊川翁等,北宋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人,祖籍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大邵村)。

皇祐元年(1049年),定居洛阳,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终身不仕。

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去世,终年六十七,获赠著作郎。宋哲宗元祐年间,赐谥号康节。咸淳三年(1267年),从祀于孔庙。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邵雍是陈抟的私淑弟子,其学术底子就是“先天易”。他很有点“神神叨叨”,他的《梅花诗》是仅次于《推背图》的“预言神书”。

道士陈抟有这样神一般的儒学地位,道教的思想界地位就不可撼动。

其三,北宋王朝对道教的尊崇。

道教给了宋王朝这么多支持,宋王朝也投桃报李。宋朝的道观是官办机构,由国家支持经费,由国家设置官员管理,叫做“提举某某观使”,很多著名人物都有过这样的官场经历。如朱熹,如陆游。

发展到宋徽宗就是登峰造极了,他自己接受了“道箓”,自称“道君皇帝”,也就是皇帝自己有了职业道士的身份,这是唐玄宗之后的又一位。皇帝都是职业道士了,道教的地位已经无以复加。

僧道对苏轼的“争缺10陈抟与理学
陈抟睡像,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