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轼在儋州4告别海南

(2025-04-02 07:30:00)
标签:

文化

苏轼

儋州

渡海帖

告别海南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苏轼在儋州4

——读苏札记之十五

 

我楚狂人

三、告别海南

苏轼到海南,早就不作生还想。

风烛残年,万里投荒,在赴海南途中,他给弟弟苏辙寄了一首诗,其中有这样两句:“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可见苏轼已将海南当成了自己人生的终点、最后的归宿。他在给朋友的信中也说:“今到海南,首当作棺,次当作墓。乃留手疏与诸子,死则葬海外。”

但是,命运就是这样作弄人,那个年纪轻轻的宋哲宗突然病故了;那个踌躇满志的章惇押错宝,得罪了宋徽宗,倒台了;而那个没有生还希望的苏轼居然被赦免了,以原官朝奉郎召回。这让苏轼百感交集。苏轼在海南三年,终于拖着老病之身,北归了。

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620日,65岁的苏轼在儋州生活了三年零九天之后,终于接到大赦的诏令,北返中原。真的要走了,此时苏轼的心情却异常复杂。既有将与儿孙团聚的喜悦,又有对儋州父老的不舍。

苏轼告别海南,作《别海南黎民表》:

我本儋耳人,寄生西蜀州。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平生生死梦,三者无劣优。知君不再见,欲去且少留。

那琼州海峡是叫人谈之色变的天堑,苏轼离开海南再渡海峡作《渡海帖》。《渡海帖》原文如下:

轼将渡海,宿澄迈,承令子见访,知从者未归。又云,恐已到桂府。若果尔,庶几得于海康相遇;不尔,则未知后会之期也。区区无他祷,惟晚景宜倍万自爱耳。匆匆留此纸令子处,更下重封,不罪不罪。轼顿首,梦得秘校阁下。六月十三日。

封囊:手启,梦得秘校。轼封。

苏轼《渡海帖》 又名《致梦得秘校尺牍》 ,行书,书于元丰三年(1100),纸本,尺寸28.6X40.2cm,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帖中“梦得秘校”是苏轼在惠州的朋友赵梦得。宋周必大《二老堂诗话》:“广西有赵梦得,处于海上,东坡贬谪儋耳时,为致中州家问。坡尝题其澄迈所居二亭曰“清斯”,曰“舞琴”。仍录陶渊明、杜子美诗及旧作数十纸与之。梦得以绫绢求,东坡答云:“币帛不为服章,而以圭曰字,上帝所禁。” 东坡又有《致赵梦得一札》:旧藏龙焙,请来共尝。盖饮非其人,茶有语;闭门独啜,心有愧。可见两人的斯文交。

赵梦得曾为苏轼奔走中州探望家属,苏轼有好茶则非请赵梦得会饮不可。赵梦得对流落海南几年的东坡关照必多,东坡对之很感激,作书相送,有茶招饮,可谓相知。东坡离开海南,路过澄迈时,适赵梦得北行未归,很遗憾,便留下此札交付其子,盼望能在渡海以后相见,“不尔,未知后会之期也。”流露出对这位患难中帮助过自己的友人的思念。可惜,没有糟再见的机会了,苏轼的生命已经到了尽头。

苏轼在儋州4告别海南
苏轼渡海帖,图片均来自网络。
苏轼在儋州4告别海南
苏轼告海南黎民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