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轼在惠州17朝云之死

(2025-03-25 07:22:00)
标签:

文化

苏轼

惠州

朝云之死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苏轼在惠州17

——读苏札记之十四

 

我楚狂人

六、朝云之死1

苏轼在惠州,似乎找到了心灵的安放处,即“心灵安处是我家”。但是,痛彻肺腑的事情还是来了。朝云死了,朝云突然病故。

朝云是苏轼晚年的生活伴侣,更是生平的红颜知己。朝云从十二岁走出杭州西子湖畔,追随苏轼终生,朝云跟着苏轼经历了乌台诗案、黄州贬谪、京师风云、杭州治水,最后历尽艰辛来到惠州。在惠州,苏轼身边有最像自己的儿子苏过,还有最懂自己的朝云。但是朝云死了,年仅三十二岁,一个女人最美丽的年华。

朝云在晚年苏轼的心里地位极其重要,苏轼初到惠州,就为朝云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朝云诗》

不似杨柳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玄。

阿奴络秀不同老,天女维摩总解禅。

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衫歌扇旧因缘。

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阳云雨仙。

是苏轼在惠州写给朝云的第一首诗,这是《苏轼诗集合注》的诗题,在宋人施宿编撰的《东坡先生年谱》中,题目是《赠朝云》,在清人王宗稷所编苏文忠公年谱中作《戏赠朝云》。苏轼在惠州写给朝云的诗可考的有十首。

这首诗,诗的开头用了对比,借樊素最终离开白乐天,通德陪伴伶玄终身以比朝云对自己的始终追随,心无二志。“阿奴”,苏诗合注李注以为是指夭折的幹儿,朝云所生,未及百日而亡,所以苏轼说“不同老”。“天女维摩总解禅”是说朝云的聪慧和善解人意。朝云开始是不识字的,后来她不但能识字,还学习书法,对楷法有较高的领悟,跟比丘尼义沖学习佛法,也能知其大意。也正是具有了这样的慧根,她才能成为苏轼的知己。《维摩经》“天女居维摩室,与舍利佛发明禅理”,苏轼以天女维摩相比朝云,可见,朝云的形象在其心目中的升华。颈联的经卷、药炉、活计等,都是白居易集中描写闲适生活场景的诗,苏轼这里用以叙述他和朝云的日常。舞衫句当是回述他们两人因朝云歌女身份而认识,经过岁月的洗礼,他们的这份旧姻缘弥足珍贵。

到惠州的第三年春天,朝云的生日。苏轼写了一首生日贺诗并序:

王氏生日致语口号

人中五日,知织女之暂来;海上三年,喜花枝之未老。事协紫衔之梦,欢倾白发之儿。好人相逢,一杯径醉。伏以某人女郎,苍梧仙裔,南海贡馀。怜谢端之早孤,潜炊相助;叹张镐之没兴,遇酒辄欢。采杨梅而朝飞,擘青莲而暮返。长新玉女之年貌,未厌金膏之扫除。万里乘桴,已慕仲尼而航海;五丝绣凤,将从老子以俱仙。东坡居士,樽俎千峰,笙簧万籁。聊设三山之汤饼,共倾九酝之仙醪。寻香而来,苒天风之引步;此兴不浅,炯江月之升楼。

罗浮山下已三春,松笋穿阶昼掩门。太白犹逃水仙洞,紫箫来问玉华君。

天容水色聊同夜,发泽肤光自鉴人。万户春风为子寿,坐看沧海起扬尘。

诗中再一次提到了朝云青春未老,光彩照人;再一次提到了朝云跟随自己的情意(谢端张镐仲尼句);再一次提到了朝云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欢倾白发之儿);再一次表达了自己对此的感激(东坡居士后)。惠州生活,毕竟清苦,致语中描述了好大一番场面,计其摆设,也不过一坛酒、一碗面以及天容水色和天地万籁而已。前面“朱唇箸点,更髻鬟生菜”,大概朝云只是涂了唇红,正如在《西江月 梅》里所说,素面常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

苏轼在惠州17朝云之死
惠州西湖六如亭,下同。图片均来自网络。
苏轼在惠州17朝云之死

苏轼在惠州17朝云之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