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在黄州9苏轼在黄州出现文学黄金期的原因探索

标签:
文化苏轼黄州文学黄金期原因探索 |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
苏轼在黄州9
——读苏札记之十一
我楚狂人
三、苏轼在黄州出现文学黄金期的原因探索
黄州是苏轼文学创作的黄金时期,苏轼大部分代表作多出自黄州,如前后《赤壁赋》,如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等等。这些作品的鉴赏我早这里先放一放,准备在后面专文解读,未免重复,这里只作原因探索。
很多人以为,苦难造就了黄州苏轼。这个看法也对也不对。如果说苦难造就黄州苏轼,为什么更苦难的惠州苏轼、儋州苏轼就没有黄州苏轼那样辉煌?所以,黄州苏轼的辉煌,原因不是单一的。我以为至少有以下原因,下面逐一分析。
其一,初逢大难,触发深思。
苏轼遭遇乌台诗案之前,北宋的政治总体还是比较开明的,尽管党争严重,文官之间整天吵架,互相攻击,但是基本上没有政治迫害发生。我前面已经说过,乌台诗案是我国历史上有案可稽的第一起文字狱,很不幸轮到了苏轼头上。而且直接上升到“谋反”的高度,非要置之死地的架势。幸亏最高层还保持清醒,苏轼侥幸不死。这个教训是惨痛的。而且,此前苏轼进入仕途基本上一帆风顺,年纪轻轻就名满天下,公认是未来宰相。这一下子遭遇大难,其心理落差可想而知。这种情况下,进行深刻的反思,对人对己对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这也是必然的。
这就是苏轼在黄州文学黄金期的必要条件。
其二,壮年精神,才华巅峰。
到黄州,苏轼四十岁刚出头,尽管自称“老夫”,实际上还是壮年。这个时期,学识阅历都已经丰富,趋于成熟。尽管病痛,但是精力充沛。我们只要看苏轼在黄州整天满世界乱跑就可以知道他有点精力过于充沛,难以发泄的感觉。这种情况,正是艺术创作欲望最强烈,灵感最丰富的创作最佳期。
其三,黄州山水,催发妙想。
黄州尽管是一个穷地方,但是风景壮美。黄州濒临长江,苏轼临时居住的临皋亭,就在长江边,风景极佳。苏轼的东坡离开江边也不远,几乎可以天天见到大江东去。奇山异水本就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何况万古奔流的大江。于是“大江东去”的词句就喷薄而出。这个阶段,苏轼就近登临庐山,泛舟鄱阳,壮美河山滋养了文学家苏轼。
其四,朋友情谊,暖人心田。
前面我已经讲到,苏轼在黄州没有被冷遇,相反收获了很多友谊。朋友,温暖了苏轼的心。也催发了他写作的欲望。
其五,难得有闲,寄情笔墨。
写作要有心情,有灵感,但是也要有时间。苏轼成名以来,一直忙忙碌碌,幸好才思敏捷,才没有耽搁了写作。但是,他在黄州就是一个闲人,除了为自己和家人的生计奔忙之外,没有任何其他事情可做。于是游山玩水,于是寄情文墨,就成为他所能做的惟一的事情。这种情况,与杜甫在成都草堂、夔州草堂的情况相似。这正是整理自己思想的最佳时机。所以。杜甫有了成都到夔州的七言律诗的黄金期,而同样的,苏轼就有了黄州文学的黄金期。
黄州造就了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