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轼在黄州7黄州的朋友之马梦得

(2025-02-14 07:55:47)
标签:

文化

黄州

朋友

马梦得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苏轼在黄州7

——读苏札记之十一

 

我楚狂人

二、黄州的朋友5

马梦得2

《东坡志林》所载为作者从元丰至元符年间近二十年中的杂说史论,马正卿的穷困被苏东坡记录在案,可见苏东坡对马正卿命运的关注。二人同年同月生,所谓惺惺惜惺惺,苏东坡似乎通过马正卿找到了自己命运坎坷的答案。

《东坡志林》卷五还有一条关于马正卿的记载:“杞人马正卿作太学正,清苦有气节,学生既不喜,博士亦忌之。余偶至其斋中,书杜子美《秋雨叹》一篇壁上,初无意也,而正卿即日辞归,不复出。至今白首穷饿,守节如故。正卿字梦得。”

马正卿担任太学学正,应该是在他担任黄州通判之后。太学是中央官学、国家的最高学府,而“学正”是文官官职名。主管太学执行学规,考校训导,从事业务则相当于官学中的老师或行政人员。太学“博士”,总知学事,相当于校长。

元佑元年(1086)苏东坡被招回朝,由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他与马正卿再次在京城相会,应该是在这个时期。

一天,苏东坡久等马正卿不至,就在书房的墙壁上书写杜甫《秋雨叹》诗句。他的书写竟然无意间点化了马正卿。看了苏东坡的题诗,马正卿终于大彻大悟。他其实早就厌倦了官场的应酬争斗,当即效法陶渊明,辞官而去。他回到家乡河南杞县,归耕田园,报穷守节。马正卿毅然逃离官场的行为令苏东坡敬佩,更让苏东坡羡慕。

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四月,五十九岁的苏东坡再遭新党打击报复,被朝廷由定州(今河北定州)知州贬官英州(今广东英德)。

苏东坡路过雍丘,故地重游 ,他抚今思昔,前去拜会老友马正卿。

两人同年同月生,是患难之交。如今,苏东坡再遭贬官,跌入人生低谷,面对老友,其内心的悲伤失落是可想而知的。他书赠马正卿一首小诗《初贬英州过杞赠马梦得 》:万古仇池穴,归心负雪堂。殷勤竹里梦,犹自数山王。

马正卿过去对自己的关爱怎能忘记?

可惜自己贪恋官场富贵,不肯归去,结果现在被贬官到蛮荒之地。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辜负了马正卿当初在黄州帮助自己搭建雪堂时的一片苦心。“ 归心负雪堂是对好友的歉疚,更是自责。东坡雪堂是苏东坡落难时的家园,那里既是他的伤心地,也承载着他们一家人温馨美好的回忆。当初自己也曾经计划买田卜居,辞官归隐,却不料世事翻覆 ,未能如愿,到如今自己又被命运无情作弄,前途堪忧,不知将来这东坡雪堂又要建在何方?

“殷勤竹里梦,犹自数山王”。每个读书人心中都曾经虔诚敬仰“竹林七贤”的高风亮节,怀揣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梦想,可惜的是经过岁月消磨,宦海沉浮,很多人都忘记了初心,与权贵同流合污,反而落下了千古骂名。“数”是数落、责备的意思。“山王”指“竹林七贤”的山涛和王戎。

竹林七贤最后各散西东,山涛、王戎则投靠了司马朝廷,享尽荣华富贵。山涛和王戎的表现实在有辱“竹林七贤”的清名美誉,后人一直在数落他们的变节。

苏东坡借用山涛和王戎的故事来告诫自己不忘初心,以免象他们一样,落下与权贵同流合污、被人耻笑的下场。同时,他也高度赞扬了好友马正卿坚持不懈、固穷守节的可贵品德。

苏轼在黄州7黄州的朋友之马梦得

苏轼在黄州7黄州的朋友之马梦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