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八谷日,愿五谷丰登*—年俗之八

标签:
文化年俗初八谷日敬畏粮食 |
分类: 谈天说地 |
初八谷日,愿五谷丰登!
——年俗之八
我楚狂人
正月初八,百谷生日,是为谷日。谷日的习俗是对写有谷物名称的牌位进行膜拜,并不吃煮熟的谷物。这种习俗蕴含着重视农业、珍惜粮食的思想。祈求神明保佑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岁岁平安。
我国的老话,民以食为天。我们主体民族汉民族,本质上就是农耕民族,主食就是谷物。六千年前长江流域的先民已经驯服了水稻,大面积种植水稻。而游牧民族自己不种谷物,但是要抢谷物,所以南下掠夺,称之为“打草谷”。
老祖宗历来重视谷物,把国家称为“社稷”,“社”就是土地,“稷”就是谷物,就是粮食。土地和粮食,就是立国之本。
我国人民敬畏谷物,珍惜粮食是最被重视的美德之一。民间流传着很多珍惜粮食的故事,如灶前的“积谷瓮”。教导孩子,就说是“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作诗就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最被人耻笑的白痴皇帝晋惠帝的最著名的混账话,就是听说人饿死了,却说“何不食肉糜”。
中国人饿怕了,一遇战乱灾荒就要落到饿殍遍野易子而食的惨烈景象。一听见动荡,首先想到的就是囤积粮食,有谷物,才有性命。有历史学家研究,我国历史上人口长期突不破六千万,就是受制于粮食。明朝突破六千万上限,明末到了两亿人口,是因为引进了许多高产粮食品种,如玉米,如红薯。
中国人始终在饥饿和半饥饿状态生存,即使在所谓的“盛世”,也有饿死人。无论是“贞观之治”还是“康乾盛世”都有饿死人的记载。盛世上如此,非盛世就可想而知了。我们这一代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深知吃饱就是幸福。当年有笑话,有人为了喝喜酒多吃一点,就会节食几天,腾空肚子。这不是笑话,这是真的。在插队时,有人家造房子,大家帮工,吃饭时男人赌酒,小孩赌吃饭。难得的机会啊。改革开放以来,这是中国人历史上第一次解决了吃饭问题,今天人们已经不是关心“吃饱”,而是关心“吃好”了。这是了不起的成就,这也就是我们敬重袁隆平的原因。说个笑话,当年小孩子不乖,老人就说“罚你没饭吃”,饿肚子就是大惩罚。而今到倒过来了,老人求着孩子吃饭,孩子吃完饭,就会说,“你看我今天多乖”。没饭吃?为什么不吃巧克力?何不食肉糜的现代版。
我劝今日父母,还是要教育孩子敬畏粮食。我们还刚刚把饭碗捧在自己手里,轻慢不得。正如此,我们还是要牢牢记住,正月初八,这是百谷生日。
正月初八,继续拜年,愿五谷丰登,年年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