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轼与秦观5苏轼对秦观的影响

(2025-01-19 07:49:13)
标签:

文化

苏轼

苏门四学士

秦观

影响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苏轼与秦观5

——读苏札记之九

 

我楚狂人

三、苏轼对秦观的影响

其实秦观入苏轼门下之时,他的学业已经成型,所缺的就是机遇。而苏轼用自己的政治地位,为秦观和其他门下士创造了机遇。

秦观是孙觉的学生,孙觉则是北宋著名儒家学者和教育家胡瑗的学生。安定先生胡瑗(993—1059年),字翼之,泰州如皋县(今江苏省如皋市)人。北宋学者、理学先驱、思想家和教育家。

胡瑗屡次科举不中,返回泰州,兴办安定书院。景祐三年(1036年),在范仲淹的引荐下,以布衣身份,接受宋仁宗召见,受命参定声律,制作钟磬。康定元年(1040年),随范仲淹进入陕西,授丹州军事推官,修撰《武学规矩》一书,提倡大兴武学,以抵御外部侵略。晚年,苦读勤教,参议朝政。嘉祐四年(1059年),积劳成疾,卧床不起,病故,谥号安定先生。

胡瑗与孙复、石介并称宋初三先生,是宋代理学酝酿时期的重要人物。胡瑗讲学分经义、治事二斋,治事包括讲武、水利、算术、历法等,表现了重视经世治用的特点。其在教学实践中,集教学理论、实践和改革于一身,开创了宋代理学先河。其主要贡献为:“确立了培养致天下之治”人才的教育理念;纠正了朝廷取仕时的弊病,要求德、智、体、乐全面观察;实施分科教学;推广普及教育;严格校规,言传身教;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创立了高校寄宿制度。其遗著有《松滋县学记》《周易口义》《洪范口义》《论语说》和《春秋口义》等。

我在1997年在泰州中学(老校区),参访了校园中的安定书院旧址,保存尚好。我在与苏州中学合作阶段(1998——2008),认真研读了胡瑗随范仲淹创办和主持全国第一所府学紫阳书院的史料,以及认真阅读了胡瑗的“苏湖教法”。可见胡瑗一派在当时是极有影响的学派。孙觉继承了胡瑗的法统,是一位很有影响的理学大家。所以,秦观作为孙觉的学生,进入苏门,也就是“进修”的性质。

苏轼确实给了秦观等门人机遇了,他们摆脱了科场不利的困境,登科了,入仕了。

但是,也正是因为秦观们打上了太浓重的苏轼门下的印记,所以当苏轼政治上被排挤受迫害的时候,苏门四学士也被惨重打击了。敏感的秦观已经感受到他们在政治上没有了翻身的机会,但是他还是坚守节操,忠诚于师门。

绍圣元年(1094年)三月,新党执政,迫害旧党,秦观被贬为杭州通判。闰四月,御史刘拯上表,说秦观影附苏轼增损《神宗实录》,请改贬其为处州酒监税,宋哲宗允许。

绍圣三年(1096年)春,秦观被罢职。夏初,朝廷遣使望风承旨,来找秦观的过失,但没有找到,因秦观诗中有佛书语,以此为罪名,削秩徙郴州。岁末至郴州贬所。

绍圣四年(1097年)冬,诏命编管横州。

元符元年(1098年)春,秦观自郴州徙横州九月,诏特除名,永不录用,移送雷州编管。

元符二年(1099年),秦观自横州徙雷州,当时,苏轼在琼州昌化军(今海南儋县中和镇),两人隔海相望,时通音讯。

元符三年(1100年)元月,宋哲宗驾崩,宋徽宗即位。秦观身处雷州,自觉不久于人世,效仿陶渊明,自做《挽词》。五月,朝廷大赦。六月,苏轼内移廉州,途经雷州,两人相见最后一面。七月,诏命复秦观为宣德郎,放还横州。八月十二日,行至藤州(今广西藤县),游光华亭,秦观口渴想要喝水,等人送水至,他面含微笑地看着,就此去世,享年五十二岁。其子秦湛闻噩耗自旅次来奔丧,扶榇北还。苏轼闻耗,大哭不已,两日为之食不下。参寥、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等各有哀辞。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秦湛奉秦观灵柩停殡于潭州。七月二十八日,苏轼去世。

崇宁元年(1102年)九月,诏立《元祐奸党碑》,秦观与苏轼等被列名。

崇宁二年(1103年),诏令焚毁苏轼、秦观等人文集,各地遍立奸党碑。

崇宁四年(1105年),诏除党人禁,秦湛得以奉秦观灵柩归葬于广陵。后秦湛通判常州,合葬父母于惠山之阴。

宋高宗即位后,追赠苏轼为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此后,苏门四学士的名誉也得到了恢复,得到了应有的尊崇。 

苏轼与秦观5苏轼对秦观的影响
郴州风景,下同。图片均来自网络。
苏轼与秦观5苏轼对秦观的影响

苏轼与秦观5苏轼对秦观的影响

苏轼与秦观5苏轼对秦观的影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