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轼与黄庭坚5江西诗派

(2025-01-12 07:32:13)
标签:

文化

苏轼

苏门四学士

黄庭坚

江西诗派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苏轼与黄庭坚5

——读苏札记之八

 

我楚狂人

二、卓然大家诗与书2

元丰元年(1078)34岁的黄庭坚写了两首古风投寄给苏轼,以表仰慕之意。苏轼随即复书和诗,对黄庭坚极表推奖。从那时开始,苏、黄之间有了唱和活动。从黄诗《次韵子瞻春菜》、《见子瞻粲字韵诗和答三人四返不困而愈崛奇辄次韵寄彭门三首》和苏诗《往在东武与人往反作粲字韵诗四首今黄鲁直亦》等可以知道,他们的唱和注重在押险韵等方面争奇斗巧。可是由于两人不在一地,又经常改变官所(苏轼在元丰二年遭遇乌台诗案),所以还未能频繁地唱和。

1086年春,苏轼和黄庭坚这对相知相慕、朝思暮想、心神两契的诗星至友,终于盼到了展晤之期。黄庭坚和苏轼在京师首次见面。苏黄步入了终生最为快意的一段翰墨友谊生活。苏黄在京供职相处三年有余,政暇雅集,讲道论艺,酬唱赠答,切磋诗文,鉴书赏画,大畅平生师友之情。据今传苏、黄诗注不完全统计,其间唱和几达百篇之多,全都情调高雅,意味隽永,情趣相似,且主题意外地集中、统一,几乎全是围绕友谊和林泉志趣。黄庭坚和秦观、晁补之、张耒等,雅集苏门,比肩奋进;鸣鹤应和,遵从内心。黄庭坚的诗词和书法焕然一新,又进入了一个崭新境界,时人开始将其与苏轼作比,并称“苏黄”。但黄庭坚依然保持对苏轼最初的仰慕之情,坚持以弟子之礼相待。在苏轼被贬的期间,乃至逝世后,始终保持不离不弃,始终保持弟子礼仪。演绎了千古师生情谊,苏黄情义,万代流芳。

黄庭坚是南宋主流诗派江西诗派开山鼻祖,江西诗派有“一祖三宗”之说,“一祖”是杜甫,即学杜是江西诗派的根基,“三宗”即黄庭坚,陈与义和陈师道。

陈与义(1090—113911[1]),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13911日) [1]。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诗尊杜甫,前期清新明快,后期雄浑沉郁;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豪放处尤近于苏轼,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陈师道(1053—1102119日),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 [1]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

元祐二年(1087年),苏轼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颍州教授、秘书省正字。建中靖国元年十二月廿九(1102119日),陈师道去世,年四十九。

陈师道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亦能作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宋史》评价其“少而好学苦志。于诸经尤邃《诗》《礼》,为文精深雅奥。

后人以为,江西诗派形成流派,陈师道居功至伟。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江西诗派不被文学史家推重,少有提及。苏州大学钱仲联教授重视江西诗派,我在备考他的研究生的时候专门研读了江西诗派。虽然考研没有成功,好歹读了一些江西诗派的资料,有了一些了解。

苏轼与黄庭坚5江西诗派
松风阁,下同。图片均来自网络。
苏轼与黄庭坚5江西诗派

苏轼与黄庭坚5江西诗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