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佛印3一、苏轼与佛印的故事

标签:
文化苏轼佛印民间传说吃鱼 |
苏轼与佛印3
——读苏札记之七
我楚狂人
一、苏轼与佛印的故事2
2.吃鱼
故事云:佛印最爱美食,有一天,他煎了鱼下酒,正巧苏东坡登门来访。佛印急忙把鱼藏在大磬(木鱼)之下,便急忙出门迎接客人。两人同至禅房喝茶,苏轼早已闻到鱼香,进门却没看见。他留意到平日和尚做佛事用的磬今日反扣着,必有蹊跷。
佛印说:“居士今日光临,不知有何见教?”
苏东坡有意开佛印玩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说:“在下今日遇到一难题,特来向长老请教。”
佛印连忙双手合十说:“阿弥陀佛,岂敢,岂敢。”
苏东坡笑了笑说:“今日友人出了一对联,上联是:向阳门第春常在。在下一时对不出下联,望长老赐教。”
佛印不知是计,脱口而出:“居士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今日怎麽这健忘,这是一副老对联,下联是:积善人家庆有馀。”
苏东坡抚掌大笑:既然磬(庆)里有鱼(余),那就积点善,拿来共享吧。
又有一天,适值下雪,苏轼独自一人在书房里一边填词,一边吃鱼喝酒,为了推敲一个词句,他停下筷子,眺望着窗外的雪景,忽然发现佛印不声不响地踏雪走来,苏轼觉得残渣余肴,杯盘狼藉,非招待朋友之礼,急忙把鱼盘子放到书架顶上,藏起酒具,装出一副一心一意推敲词句的样子。
谁知佛印脚快眼尖,一进来,就看见书架上的鱼,却佯装不知。便向苏轼请教“苏”字的写法。苏轼未加细想,随口道:“草头下面,左边是鱼,右边是禾。”(苏字的繁体)
佛印却笑着说:“把草头和鱼字换个位置行不行?”苏轼还是没有察觉出佛印话中有话,只是摇头摆手。
佛印见苏轼已中了自己的“小圈套”,哈哈大笑起来,说:“不能把鱼字放在上面,你怎么又把那碟鱼,放在书架上呢?快些把它从上面请下来吧!”
苏轼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佛印的“诡计”,二人抚掌,便用残鱼剩肴,开怀畅饮起来。
这两个故事,看似很荒诞。其实倒是有几分可信,朋友间在乎的不是一条鱼,而是“斗智”过程中的乐趣。符合苏轼的性格。
苏东坡有一首《戏答佛印》诗,诗云:
远公沽酒饮陶潜,佛印烧猪待子瞻。
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
记载了他们在吃喝中间的文人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