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人同情方孝孺4苏州人同情方孝孺的实证和原因
(2024-05-28 07:20:56)
标签:
文化明朝苏州方孝孺同情实证与原因 |
分类: 苏州夜话 |
苏州人同情方孝孺4
——苏州人心目中的朱明王朝之九
我楚狂人
三、苏州人同情方孝孺的实证和原因
苏州人同情方孝孺,除了前面说到的玄妙观的无字碑,还有其他实证,最著名的就是“灭十族”的传说,最早就是从苏州人那里传出来的。
历史上只有“灭九族”的酷刑,有史以来,被传说“灭十族”惟方孝孺与景清两人,下手的都是朱棣。景清刺杀朱棣失败后被“瓜蔓抄”,株连杀了很多人,但是史书也没有明确“灭十族”。至于方孝孺史书只说族灭,没有“灭十族”一说。初见方孝孺“诛十族”的是苏州文人祝枝山的《野记》,当然非正史。
《明史·方孝孺列传》是“丁丑,杀齐泰、黄子澄、方孝孺,并夷其族”说明成祖杀了方孝孺父系一族。根据另一则资料《立斋闲录》里面的记载是:“今校南京锦衣卫镇抚司监簿除前编缺坏外所存簿籍载正学宗族抄扎人口有八百四十七人,族叔文度、文恭、海敏,族侄谅、经、良,族弟希定、希崇、希用、希善,族侄孙起宗、起成、起庄、小荀、居安、渊胜,族孙崇俭等”。
《明史·方孝孺列传》并未记载被灭十族,株连坐死847人(一作873人)等字眼,但明崇祯《宁海县志·方孝孺传》《明史纪事本末》、明末乡贤大家黄宗羲的《方正学孝孺》、《文正方正学先生孝孺》等大量文献都记载他被灭了十族。另外,崇祯年间编纂的《熹宗实录》也记载了方孝孺被夷十族的故事,而且还记载了当年方孝孺的幼子被人救出,逃出生天,假借余姓延续方姓一脉,至天启二年,方孝孺十世孙伏阙上书以闻,得以赠恤的故事。
方孝孺被诛灭十族这个问题有待于考证,第十族为门生之门生。
清人编写《明史》从来不为明朝粉饰,如果真有“灭十族”,《明史》是不会放过的。而这个极端为朱棣拉仇恨,为方孝孺“卖惨”博同情的影响极大的传说,最早见于苏州人祝枝山的文集,这本身就很说明问题。这说明,至少到祝枝山时代,也就是成化、弘治年间,苏州民间对朱明王朝的抵触情绪还是没有变。
附一:关于方孝孺的评价
朱元璋:此庄士,当老其才。
姚广孝: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
朱高炽:若方孝孺辈,皆忠臣,诏从宽典。
李贽:孝孺自幼精敏绝伦,双眸炯炯,日读书积寸。为文雄迈深醇,乡人呼为小韩子。
钱士升:孝孺十族之诛,有以激之也。愈激愈杀,愈杀愈激,至于断舌碎骨,湛宗燔墓而不顾。
乾隆帝:当时永乐位本藩臣,乃犯顺称兵、阴谋夺国,诸人自当义不戴天。虽齐泰、黄子澄等轻率寡谋,方孝儒识见迂阔,未足辅助少主;然迹其尊主锄强之心,实堪共谅。及大势已去,犹且募旅图存、抗词抵斥;虽殒身湛族,百折不回,洵为无惭名教者。
张廷玉:帝王成事,盖由天授。成祖之得天下,非人力所能御也。齐、黄、方、练之俦,抱谋国之忠,而乏制胜之策。然其忠愤激发,视刀锯鼎镬甘之若饴,百世而下,凛凛犹有生气。是岂泄然不恤国事而以一死自谢者所可同日道哉!由是观之,固未可以成败之常见论也。
蔡东藩:方孝孺一迂儒耳,观其为建文立谋,无一可用,亦无一成功。至拒绝草诏,犹不失为忠臣,然一死已足谢故主,何必激动燕王之怒,以致夷及十族,试问此十族之中,有何仇怨,而必令其同归于尽乎 !
胡适:方孝孺是明初一个了不起的人。外人常说中国很少殉道的人,或说为了信仰杀身殉道的人很少,但仔细想想,这是不确的。我们的圣人孔夫子在2500年前,就提倡‘有杀身以成仁,毋求生以害仁’,这是我们的传统。在中国历史上有独立的思想、独立的人格而殉道的不少。方孝孺就是为主张、为信仰,为他的思想而杀身成仁的一个人。方孝孺在燕王进入南京后,因拒绝起草即位诏被杀了十族。当时姚广孝曾劝明成祖给读书人留个种子,明成祖不听,终于把他灭九族,灭十族。甚至留有方孝孺片纸只字也是有罪的,这是明成祖要毁灭方孝孺的政治思想。所以以后明朝200年,再没有政治思想家。我国政治思想在14世纪以前,决不逊于欧洲,但近500年来何以不振,这是由于方孝孺被杀的惨剧所造成的。
附二:后世纪念
方孝孺墓是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神宗时,下诏褒录建文忠臣,建表忠祠于南京,方孝孺位列其次。 [53]
明万历年间,著名戏剧家汤显祖为其修墓立碑建祠,后毁于战火,清李鸿章任两江总督时,又重新为其修墓立碑,民国江苏省省长韩国钧又重修,后来均遭焚毁。
1999年,雨花台风景区特请东南大学丁宏伟教授设计修复方孝孺墓,2002年在方孝孺遇难600周年之际,方孝孺后人又捐款与雨花台管理局一道重新修整了方孝孺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