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北地挚友考5四、黄培2

标签:
文化顾炎武北地挚友黄培 |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
顾炎武北地挚友考5
张长霖
四、黄培2
姜元衡还控告顾炎武:“曾到即墨黄家住,搜集史实作《忠节录》。”
顾炎武是这样说的:“贡生是江南人,因在山东做买卖,将本钱寄在章丘谢家,后来谢家把本钱亏损,给了贡生一处庄田。贡生从不认得姜家、黄家为谁,去年五月份去谢家时才认识姜元衡。他就这样把我牵扯进来了?更何况我还没看过那本书。”
顾炎武当场请求审判官给了一本原书,翻看起来。看完后回禀审判官:“这书中有宁人二字,姜元衡就说这是我,那宁人下面还有铉恭二字,姜元衡的弟弟就叫铉恭,那这里的铉恭就是他的弟弟了?”
此话一出让姜元衡头冒虚汗,生怕又把弟弟牵扯进来。赶紧抛出下一个问题:“那你到即墨住在黄家,还曾与杨万晓同过席。”
把自己的帮凶搬了出来,审判官提审杨万晓,此时的杨万晓却说:“当时我在黄家读书,有人跟我说,有一位江南才子要来,后来也没见到,只听说他叫顾宁人,不曾见到真面。”
没了杨万晓的证据,审判官几次问黄培,黄培也一口咬定:“从不认识顾炎武为何人!”所以,顾炎武入狱七个月后,因证据不足宣告无罪出狱。其实除了证据,顾炎武早日结案,还有其他原因,周至元在书中说:“顾炎武的外甥在北京做大学士,跟山东布政的关系很好,顾炎武入狱后,他便给山东布政写了封信‘母舅顾炎武,赋性怪癖……有仇人诬陷所致,久识吾兄明镜高悬,当能予以昭雪……’此外,还有顾炎武的朋友也都身居高位,为他的事情出力不少。”
事实上,顾炎武曾经是到过即墨的,他不仅到过即墨在黄家做客,还与黄宗昌游崂山,并为黄宗昌、黄坦的《崂山志》写过序。
经过四年审讯,“黄培诗案”终于结案。
此案虽涉及217人,但最终只有黄培一人判处了死刑(康熙御批)。
康熙八年(1669年)四月初一,黄培在济南慷慨就义,终年66岁。宋继澄次子、黄培的外甥宋琏在为黄培写的墓志铭上说,黄培临刑前从容作诗,笑谈自若,自以为死得其所,并告诉他:“你是明白我的,明亡时我送母亲灵柩回家,本应该殉国,却没有做。现在,我不想为自己做无罪的辩护,只希望一死。”
黄培之子黄贞明将其父灵柩运回即墨后,于四月十四日葬于即墨城南水清沟黄培生前所造寿坟。黄培的副室刘氏(邑人刘晴岚之女)料理完黄培丧事后,在墓旁自缢以殉。黄贞明亦入崂山深居不出。其女年方及笄,矢志不嫁,带着其父画像,出家崂山潮海院为尼,法号“喜岩”;后迁巨峰前白云庵,今庵前之白木槿系为亲手所植.
顾炎武在山东入狱。这就是康熙七年(1668),为山东“黄陪诗案”株连入狱。当时顾炎武正寄居黄家,株连入狱。最后有惊无险,七个月后无罪释放。时年顾炎武56岁。从这件事可以发现,顾炎武的活动时被清廷监视着的。
黄培算不算顾炎武的朋友,我们吃不准,但是志同道合者是肯定的。顾炎武与黄培的叔叔黄宗昌是朋友,这是有诗为证的。这段记载,还还原了一个史实,那就是当时顾炎武等抗清志士活动时都有掩护的身份,傅山是名医,范养民是道士,屈大均、归庄是和尚,而顾炎武是行商,既然是行商,四处行走就非常自然了。又能为抗清筹集资金,又有行动自由,何乐而不为。
从顾炎武北方的“朋友圈”,我们就能更清晰看到,顾炎武北上,就是为了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