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4年04月04日

(2024-04-04 07:42:06)
标签:

文化

苏州人对明朝

常遇春铜锣屠镇

传说

分类: 苏州夜话

常遇春铜锣屠镇考订1

——苏州人心目中的朱明王朝之三

我楚狂人

吴江铜锣古镇,古称严墓,据说是西汉辞赋大家嘉兴人严忌葬于此。又说因为镇人多善于打造铜铁器,所以因为手艺活精湛而得名铜锣。大运河主航道澜溪复线穿镇而过,是一个富庶的小镇。

铜锣镇民间广发流传这样的传说,说是朱元璋军大将常遇春在进攻苏州城之前,曾经在铜锣屠镇,言之凿凿。我这里对此做一番考订。

一、常遇春铜锣屠镇的传说

我接触到的吴江和铜锣镇的一些地方史料,记载了常遇春铜锣屠镇的传说,传说的内容如下:

常遇春经过激战占领湖州,但是军事器械损失严重,途径吴江的时候,经人介绍,说是铜锣镇多铁匠,可以修造军事器械。于是常遇春就驻军铜锣,征用了大批铜锣铁匠,修造军事器械。铜锣的铁匠手艺很好,高质量地完成了军事器械的修造任务,也得到了丰厚的报酬。

但是铜锣铁匠的好手艺引起了常遇春的猜忌,他怕铜锣铁匠被敌方所用,所以,在离开铜锣的当天晚上,对铜锣镇展开屠杀,血腥屠镇。根据有关记载,这次屠镇,铜锣镇全镇几乎被屠杀殆尽血流成河。

我之所以称之为传说,是因为我至今没有查到相关的史书记载,也没有找到实证,所以只能说是传说。

相关地方史料记载这一段传说,却是体现了民心。这样的近乎毫无理由的屠杀行为,今天来看就是一种反人类的罪行。老百姓记载下这一罪行,正是反映了老百姓心里的愤怒。

二、屠镇真伪考订1

常遇春铜锣屠镇的真伪考订,看来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我的老朋友沈柏松是铜锣人,我多次请他在铜锣访找相关线索,迄今毫无头绪。我也曾经多次与吴江的文史界的朋友谈起这件事,都说没有确切资料支撑。看来这是一个历史之谜。那么我们换个角度考虑问题,是不是可以有一些推论呢?

1.常遇春屠镇的可能性

常遇春屠镇的可能性有没有?肯定有,常遇春就是一个屠夫,他有着元末战争中最多的屠城记录。为了他的过于好杀,朱元璋还多次告诫他,但是他死不悔改。他四十岁暴毙,坊间多说这是报应。这样的人,如果作出屠镇的暴行,完全不会叫人惊讶。

我们查阅相关资料,常遇春记录在案的屠城行为就有这些:

1369年,常遇春的军队打到潭州,在攻破城池后进行了血腥屠城。 根据《湘潭县志》记载,经过常遇春的这番屠杀之后,幸存者仅剩潭民七户,其余潭州原住民均成了屠刀下的冤魂。 当然,七户这个数字是比较夸张的,根据后世学者考证,在屠城过后潭州仅存4653户,约合两万人。

元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九月,常遇春与陈友谅大战,活埋投降士兵四千人。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常遇春攻取泰州后屠城。

带病北上灭元时,下令将鲁中重镇潍县的全部元军及大部分城内居民杀死。北伐时,东昌屠城,城内和附近村庄几近断绝人烟。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征讨平饶,血腥屠城。

据说,一次,常遇春在睡梦中,想起了自己小时候悲惨的生活,于是,便下令屠城。等他从梦中醒来,发现士兵都不在帐营中,便问身边的侍卫,士兵们身在何处?侍卫告诉他说,将军命令屠城,战士们得令后,便开始执行命令了。常遇春听后,连忙收回军令,可士兵们已经杀了很多人,血流二十多里。

朱元璋先后打败了陈友谅等人的军队,统一了江南地区。便派遣徐达和常遇春带兵北上,剿灭元军,常遇春进入青岛途中,包围了潍县城,因为城内的元兵誓死抵抗,使常遇春军队花费了很多时间,常遇春部下在这次斗争中损伤惨重,但是最后还是攻下了县城。常遇春十分恼怒,便下令屠城,将潍县城内的居民和元兵全部都杀死。

朱元璋曾劝说常遇春,攻下了城池,得到了土地,但是,没有百姓的话,空城有何用?朱元璋的话也没有让常遇春改掉这一毛病。

常遇春这样的屠夫,说他铜锣屠镇完全符合他的一贯行径。我们这里只是缺少确切的证据。

2024年04月04日
吴江铜锣,下同。图片均来自网络。
2024年04月04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