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人同情张士诚3北塔张士诚紀功碑
(2024-03-24 07:53:00)
标签:
文化苏州人对朱明王朝张士诚纪功碑降元 |
苏州人同情张士诚3
——苏州人心目中的朱明王朝之一
我楚狂人
一、有关张士诚的文化遗存2
3.北塔张士诚紀功碑
朱元璋占领苏州之后,是刻意消除张士诚的印记的,平毁子城并严酷禁止子城复苏就是最有力的证明。但是,在苏州北塔附近,却堂而皇之保留了张士诚纪功碑。这是很叫人费解的文化现象。
张士诚纪功碑,位于人民路652号的报恩寺塔(俗称北塔、北寺塔)东北隅碑亭内,1957年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据《吴门表隐》所载,此碑为元末江南富豪沈万三所置。这个说法不可靠。近代金松岑等学者对图中冠服器物作索隐考证,断定其为元代雕刻,并认为刻的是至正十九年张士诚迎接元使伯颜的场景。这个结论可信。
张士诚纪功碑,亦名陵平造像碑、张吴王纪功画像石刻,又称报恩寺石刻造像,俗呼石家堂。原在报恩寺山门左,19l9年移人寺内,1924年建碑亭,1985年改建为石柱木梁攒尖顶方亭,1987年在碑四周加设木栅。
碑高3.06米,宽1.46米,厚0.4米,青石质。自上而下画面可分四段。
第一段,祥云缭绕中并肩立12人,身后张华盖七具。
第二段,中为重檐歇山顶正殿,殿前有月台,陛五重,殿后旗幡招展。殿中三人面南端坐,中为王者,两旁为大臣。东西两楹列案,设壶觞肴核,各坐两人。左右又有两掖,各坐两人,西端一人着胡服。
第三段,东西配殿中各坐三人,均着胡服。殿前为月台,环以石栏,陛五重,中有甬道通正殿。道中置一巨瓶,内插珍宝。胡服侍者抬宝瓶珊瑚自西南升台进献。
第四段,月台前一马盘旋起舞,众多武士披坚执锐,持旌牵马,威武雄壮。
全图共有王者、大臣、胡客、甲士、侍卫、胡服侍从等118人之众。碑上端似额,绕以卷云纹,但框内空无一字,似被挖去者。
此碑采用深浮雕手法,琢工精细,构图严谨,建筑布局清楚,层次分明,人物面目清晰,姿态各异,衣褶流畅,是一件有历史价值的元代石雕艺术上品。
这块碑的主人公当然是居中端坐的王者,也就是张士诚。从画面看,这是接受册封的场面,但是王者却是端坐,册封使者却在宾座。这似乎显示了王者的桀骜不驯。碑上端挖去碑名,这肯定是明王朝的手笔。挖去碑名而留下碑,其用心可以猜想,无非是觉得张士诚曾经接受元朝的封赏,这是“历史污点”,可以作为丑化张士诚的历史依据。事实上,明朝的正史野史也是这样做的。我想,这就是这块碑被容忍存世的原因。这不会错。
但是,张士诚接受元朝封赏真实历史污点吗?我们今天来看这个问题,会有新的看法。一是,元朝、清朝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对汉民族这个华夏主体民族来看当然是耻辱,但是对整个中国历史来看,也就是正常的皇朝更迭而已。其实,少数民族政权北魏、北周在南北朝已经统一了北中国,辉煌的隋唐就是混血胡的政权,后唐、后晋、后汉,都是沙陀人的政权,辽代无论疆域、军事实力都超过了宋,这些我们都客观对待了,特别是隋唐,我们还因之骄傲。为什么对元代的民族情绪就很激烈呢?此其一。
其二,朱元璋自己出身红巾军,但是他从不以为荣。历史已经证实,韩林儿这个傀儡皇帝就是朱元璋指使杀害的。朱元璋建立政权之后,嫌弃白莲教的邪教色彩,处处撇清。朱元璋自称是继承元朝正统的,这是朱元璋建立天命观的重要立足点。
在元明鼎革上,从朱元璋元朝观的总体倾向上来说,其需要承认元的天命与正统,以证明自己消灭其他农民军并代替元朝统治的合法性。
所以朱元璋先是树立天命观的观念,指出元的正统是来源于天命,又因天命己去而失去,而自己又因天命所归,所以是代元之正统而立的正统。也就是说朱元璋先是树立天命观的思想,再证明自己的正统性。而若自己的代元来源于天命,则正统性来源于天命,这就能很好的解释建明代元。总之,朱元璋承认元的天命基本就等于承认了元的正统,而承认了元的胜出与正统来源于天命,就能证明自己的胜出也来源于天命,从而证明自己也是正统,而且是继承了元的正统。
但同时朱元璋的天命观与正统观又是复杂的,因为这些又与夷夏观等联系在一起。
朱元璋对元的评论在不同情况下又会有所不同,甚至会有矛盾之处,只是所有的大都可归结到一点,即为特定情况下的政治目标服务。
所以,张士诚接受元朝封赏是“历史污点”,只是一个笑话。
但是,苏州人就借机堂而皇之保留了张士诚纪功碑七百多年,这就是苏州人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