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里的几段记忆2除四害

(2023-03-30 07:19:54)
标签:

文化

万滨小学

琐忆

除四害

分类: 往事如烟

小学里的几段记忆2

——万滨小学琐忆之五

我楚狂人


 

一、除四害2

下面我们回忆一下我们小学里经历的除四害运动。

1.大扫除

我们小学里每周周六最后一课就是大扫除,排在课表上的。到了大扫除课全校都动起来了,擦窗的擦窗,扫地的扫地,我们那个“过分”的唐老师真的会用白手绢擦屋角,检查大扫除的成果的。教室里的地板上拖刷得洁无纤尘还不够,我们的课桌都是抬到护城河里清洗的。河边一线,满是站在齐膝盖深的河水里的小学生,用板刷使劲刷课桌;一时间,万年桥大街满街都是抬着湿漉漉的课桌的小学生,这场面,想想就很壮观。

这就是我们的大扫除。

2.赶麻雀

参加过赶麻雀的我们同一代人和我们的上一辈人都不会忘记那惊天动地的场面,什么能敲响的家伙都上阵,锣鼓、铁皮、脸盆……只要能响,都上阵。于是城乡齐动,震天动地。据说是专家研究的,麻雀不能长时间飞行。只要连续敲响发出大声,麻雀就会力竭而死。这是比毒杀麻雀更有效。

今天又很多专家说,麻雀是被冤枉的,其实麻雀列入四害是错误的。但是这些专家可能不知道,美帝当年搞细菌战,确实使用了麻雀。

3.消灭蚊蝇

消灭蚊蝇是除四害的重头戏。其实肆虐中国民间的虫害远不止蚊蝇,“著名的”还有臭虫(苏州人称“壁虱”)、跳蚤、虱子(苏州人称“白虱”),等等。想王安石当宰相时事何等威势,居然在朝堂上有虱子爬上他的胡须,被马屁精称“爬上宰相胡须,朝见过天子”的“天下第一虱子”。即此,就知道虱子在旧时中国何等嚣张了。《阿Q正传》中阿Q与小D一起捉虱子的段落很著名,但是似乎那个时代已经很遥远。但是我的大叔下农村参加“四清”工作队,惹了满身虱子,似乎就并不太遥远了。苏州人家住老房子的,都曾经被“壁虱”侵扰过,不胜其苦。这还是我们亲身经历的。如今,千百年困扰中国百姓的臭虫、跳蚤、虱子已经远离中国老百姓,这就是除四害的历史功绩。

还是回过头来说消灭蚊蝇吧,蚊蝇毕竟还是害虫的最著名者,也是最为罪大恶极者,更是美帝细菌战的主角之一。所以,除四害中消灭蚊蝇肯定是声势最大的。清后期以来,苏州的市河当时因为无力治理,已经产生大面积的黑臭现象,不少小河已经成为臭水沟,也就是蚊蝇滋生场所。于是出现了两次大规模填河,其初衷还是消灭蚊蝇。第一次是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一阶段填没了第二直河南段、第一直河的大部分支流,如梵门桥弄河、刘家浜河、蒋家桥河(即宝林寺前河)、郑使桥河(即天库前河)、子城旧址区万寿宫玉带河(南段和西段)等等。而除四害阶段(现在通常称为大跃进阶段,其实是还要早一些)则是填没了临顿河的大部分支流,如钮家巷河、大儒巷河、牛角浜、旧学前河、菉葭巷河、白塔子巷河。接驾桥、鹤舞桥等名桥就是在这个阶段消失的。客观地讲。当时的认识水平和经济实力也就只能这样做了。今天我们可以说,这是很短视很不科学的做法,但是历史条件就是这样。

拍苍蝇

苏州的大规模填河,我们小学生当然不能参加,我们就是拍苍蝇。记得当时每天上学要交死苍蝇,班干部还要点数计数,然后登记在黑板旁边的表格上。这些还是记忆犹新的。

消灭老鼠

据说一条老鼠尾巴可以抵好多苍蝇。但是与狡猾的老鼠对敌,我们小学生还不是对手。所以对战老鼠,基本上没有我们小学生的份。

几十年过去了,除四害的成就显而易见,而除四害中矫枉过正的做法现在正在补救,如,近期复开的中张家巷河,就是很好的例子。人类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善于不断总结提高。

小学里的几段记忆2除四害
除四害赶麻雀老照片,下同。图片均来自网络。
小学里的几段记忆2除四害

小学里的几段记忆2除四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