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鲁迅反映光复会革命活动的作品2《范爱农》《哀范君三章》

(2023-03-01 07:27:34)
标签:

文化

鲁迅研究

光复会

作品

《范爱农》等

分类: 学术争鸣

鲁迅反映光复会革命活动的作品2

——鲁迅与光复会之四

 

我楚狂人

二、散文

《范爱农》

散文《范爱农》(收入《朝花夕拾》)是鲁迅正面反映光复会活动的唯一的作品。即使如此,鲁迅还是没有在文中亮出光复会的旗号。

散文《范爱农》曾经入选语文高三教材,所以有年资的语文老师都比较熟悉。但是还是有很多人没有读过这篇散文,我这里简单介绍一下:

1912年,范爱农溺水而亡,十多年后,鲁迅作此文予以悼念。此文写于19261118日,最初发表于19261225日《莽原》半月刊第1卷第24期,后收入作者散文集《朝花夕拾》。

《范爱农》通篇运用白描手法,用朴实的语言对人物进行具体刻画。如写爱农外貌:“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他仍“瞪着他多白的眼”,虽是身处逆境,穷愁潦倒,但他斜眼看人的渺视目光,总是透出他傲岸不群的豪爽和自尊。

文中运用对比、衬托手法,增强了鲜明的表达效果。如以“衙门里的人物,穿布衣来的,不上十天也大概换上皮袍子了,天气还并不冷”,同范爱农“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相对比,构成一反一正的对比映衬效果。用办报少年的偏激行为和范爱农“办事,兼教书,实在勤快得可以”相对比,以显示不同人物性格的反差。

上文是现在研究者通常的对《范爱农》一文的看法,也符合文章的内容。但是,我认为,鲁迅写《范爱农》,与其说是对亡友的追念,不如说是通过追念亡友范爱农,寄托了自己对光复会这一段斗争往事的追念。这里有鲁迅对徐锡麟的仅有的观感,有绍兴办报纸的经历,有对王金发的观感。所有这些,都是珍贵的光复会斗争历史的直接的资料。所以,历来研究光复会的研究者都很重视散文《范爱农》。

散文《范爱农》篇幅比较长,我就不转引了。

三、诗歌

《哀范君三章》

《哀范君三章》是鲁迅于1912年好友范爱农去世之后不久所写的一组悼亡五言律诗。原诗上文已经引用,为了便于阅读,这里再引一次:

哀范君三章

其一

风雨飘摇日,余怀范爱农。华颠萎寥落,白眼看鸡虫。

世味秋荼苦,人间直道穷。奈何三月别,竟尔失畸躬。

其二

海草国门碧,多年老异乡。狐狸方去穴,桃偶已登场。

故里寒云恶,炎天凛夜长。独沉清洌水,能否涤愁肠?

其三

把酒论当世,先生小酒人。大圜犹酩酊,微醉自沉沦。

此别成终古,从兹绝绪言。故人云散尽,我亦等轻尘!

第一章写范爱农愤世嫉俗的性格和他不幸去世的遭遇。第二章着重写范爱农的失望与悲观,并指出了范爱农之死的客观原因。第三章依然是写范君,但却侧重于表现作者鲁迅失去挚友的痛惜。当时的鲁迅也正在痛苦中彷徨。

鲁迅反映光复会革命活动的作品2《范爱农》《哀范君三章》
范爱农照片,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