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胥门街上2大马路西

(2023-02-01 07:42:22)
标签:

文化

苏州老街巷

胥门街上

大马路西侧

分类: 苏州夜话

胥门街上2

——苏州老街巷之补遗

 

我楚狂人

一、大马路沿线2

大马路路西2

从我家向南至泰让桥北堍,我家南面紧邻,也是突出两米的第一家,是陈家饭店,这是一家做平民生意的饭店,俗称“荒饭摊”,出售类似后世快餐的盖浇饭和家常菜,如青菜豆腐都是大盘烧好了打给食客,倒像是食堂。他家厅里挂着的关帝像,我至今还有印象。他家的掌勺师傅就是女婿路师傅,长孙(外孙)路留宝是我的小学同窗好友,踢得好足球,可惜青春早逝。陈家两个女儿,老来得子,所以乳名就叫做“五十子”,五十岁得子的意思。

陈家饭店南邻是侯家钟表店,老侯师傅能修进口手表,也算是有本事的了。他家儿子叫做侯荣光,我们小时候调皮,把歌词改编了唱:“侯荣光,晶亮亮……”

侯家南邻是煤球店王家,他家小儿子王宝勋比我小几岁,曾经一起玩过,会拉小提琴。

煤球店南邻是孙家雨伞店,他家后门宋家祠堂还有工场。油纸伞、油布伞都做。我二舅在他家做过学徒。孙家长孙孙书宝与我一起玩过。

伞店南面是一片小荒场,解放后造了供销社的综合商店,两层楼红砖房,我们习称“新房子”,“新房子”比我们的六间门面缩进更深,门前形成了一片小空场,我们甚至可以踢小足球。这里已经是京兆里口了。过京兆里弄口,弄口有一家烟纸店,向北(京兆里口)向东都有营业窗口,处在弄口第一家。店面进京兆里有南去的小弄梅家弄,进弄堂往南就是一家客栈,东向石库门,档次明显高于王家的天顺客栈了。但是我们当时过京兆里的孩子就不交往了。过客栈,就是长春弄口。大马路从京兆里口烟纸店向南就没有什么市面了,有几家牙科、伤科的小门诊,具体记不清楚了。再向前已经开始下坡,这里已经是泰让桥桥堍了。直到河边,基本没有商店,都是住户。到河边是“大河滩”,紧贴桥边的公用河埠,胥门一条街淘米洗菜洗衣服,挑饮用水,甚至夏天冲凉,都靠这个埠头。好长的石阶,好清的胥江水,好热闹的河滩。直到后来有了自来水才渐渐改变了这个河滩的地位。那时的胥江水已经黑臭。

从我们六间门面向北,突出的第一家是钟表店,再过去是詹家车木作。詹家靖江人,孙家伞店的木质伞顶就是詹家的产品。车木作北邻杂货店,杂货店北邻就是胥门的热点胥门戏馆,后来改名为跃进影剧院、胥江剧场等等。这里有戏演戏,没戏放电影。演戏主要是地方戏,淮剧、锡剧、越剧、苏剧,很少有京剧,绝对没有昆剧。剧团的档次不高,在演艺界,胥门还是“下只角”。最大牌的演员见过越剧名角毕春芳、戚雅仙,虽说是上海“越剧十姐妹”的成员,但是他们不是上海越剧院的成员,是民办剧团。

戏馆北邻两开间的糖果茶食店和油酱店。糖果茶食店当然是为戏馆配套的,那时戏馆里可以嗑瓜子,一场戏下来瓜子壳堆成小山。油酱店是我家和邻居另拷酱油、酒和买酱菜的便利店。我有时会为母亲去这家店里打二两五加皮,母亲有时要喝一点。

糖果店向北就基本没有市面了。

这就是泰让桥北堍大马路路西的大致面貌。

胥门街上2大马路西
今日泰让桥,图片均来自网络。
胥门街上2大马路西
大马路老照片,疑似石路部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