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的坊3街坊与牌坊
(2022-10-20 07:15:51)
标签:
文化苏州老街巷坊街坊与牌坊 |
分类: 苏州夜话 |
苏州的坊3
——苏州老街坊之二
我楚狂人
三、街坊与牌坊
上文已经说到,街坊之“坊”是原义,而牌坊之“坊”是后起义,那么何以街坊之“坊”会衍生出牌坊之“坊”的呢?这个问题困惑了我很长时间,直至有一年在西山见到了东村的栖贤巷门才豁然开朗——原来牌坊就是从街坊的坊门演化过来的。至今我们见到东村的栖贤巷门,还可以见到牌坊的最原始的形态。后世的牌坊不过就是把坊门变大变华丽而已。当然,这时候作为坊门的功能消失了。
坊门,如前文所说,就是街坊封闭管理的安保设施,又称巷门。
有人认为巷门的出现应该是在明代。依据是当时的苏州知府况钟《严盗贼禁示》的条谕中,提出了不少具体要求:一是修理警铺铺座。二是各铺要设置铺长。还有凡属僻静街巷的,须封闭置栏上门锁,实行朝启暮闭。也就是说,小街小巷必须安装巷门,入夜必须上锁,禁止行人通行,以备不虞。连河道出入口都建起了水栅栏。条谕规定:“若沿河往来客船,遇晚停泊,倘有水贼出没劫船,着落两岸地方擒拿,毋令被害。及境内居民混进出入,亦要互相觉察。”(《况太守集》)我以为这只能说明明代强调了巷门制度,巷门的出现应该更早。我们苏州城里现在是见不到巷门的原型了,据资料说苏州的老巷门,大都为木制栅栏。如接驾桥附近祥符寺东侧的洪元弄,为南北走向,就有过一前一后两座巷门,一座设在古市巷南沿,另一座设在祥符寺巷,老住户谓之“前巷门”和“后巷门”。据回忆说,那巷门就是两扇木栅栏门,由松树原木做成的,有三米多高,白天敞开,到了晚上便上闩关闭。相门内濂溪坊的寺桥头,有一条小弄叫“巷门里”的,就清晰表明这里曾经建有巷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还能看到弄口有门框残留。如今在平江路南头,所看到的“联萼坊”,也为巷门(坊门)遗迹,只是门框形状在,没了门。民国时期,苏州新建的一些洋房住宅区,也设置巷门。这种新式巷门,一般安装在拱券门、石库门、里弄口的过街楼下,门扇大都为西洋化的铁皮门。
如果我们走进郊区的古村落还是能够见到巷门的,就如我前文所说的洞庭西山古村落东村的明代古建“栖贤巷门”,这是江苏省级保护单位;西山明月湾古樟树边也有巷门遗迹,东山镇响水涧也能见到巷门。我们见到洞庭东西山的巷门,是设置在街巷口的门状建筑,东村栖贤巷门是巷口的一个木制牌坊,而明月湾、响水涧的巷门则是街巷口砖砌的拱门。我们今天到西山明月湾古樟树附近和东山响水涧涧水拐弯处都能见到一座状似缩微版城门的建筑物,位于街口的砖砌穹门。这就是巷门了。只是门洞依旧,木门早已不翼而飞。
那么这些巷口的门状建筑派什么用途的呢?其作用上文谈到明代苏州太守况鈡强调巷门制度是已经说过,在文艺作品中也有所变现,我们通过《玉蜻蜓》里“金大娘娘打巷门”的情节就可以知道,这就是街巷的防盗门。我们现代人可能不知道了,古代是实行宵禁制度的,只有到了国家法定的节日才能开放宵禁,如元宵灯节。这时候可以通宵狂欢,这就是所谓“金吾不禁”。当然,宵禁也就是针对小百姓的,有钱的,有权的,上酒馆,进妓院醉生梦死的“夜生活”自然没人管。一般的宵禁,入夜以后巷门就关闭了,有人守夜值班,有人有急事要进出,如请医生稳婆,还是可以进出的,只要守门人验看一下就行。有时候地方上有事,实行严格的宵禁,那就不准进出了。
这坊门,或者称为巷门本来是街坊口的安防设施,作门楼状,上面书写街坊名称。但是我们发现唐代以后就逐步产生了表彰乡贤性质的街坊名,这样,书写着这样街坊名的坊门就成为一种荣耀。再后来,就专门成为一种纪念碑式的旌表形式了。
一些学者以为,牌坊从棂星门演化而来。牌坊滥觞于汉阙,成熟于唐、宋,至明、清登峰造极,苏州在清代出现二百多坊也就不奇怪了。牌坊被极广泛地用于旌表功德标榜荣耀,不仅置于郊坛、孔庙,以及用于宫殿、庙宇、陵墓、祠堂、衙署和园林前和主要街道的起点、交叉口、桥梁等处,景观性也很强,起到点题、框景、借景等效果。有些学者以为,牌坊的原始雏形名为“衡门”,是一种由两根柱子架一根横梁构成的最简单最原始的门。关于“衡门”,我们目前所看到的最早记载是《诗·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诗经》编成于春秋时代,大抵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品,据此推断,“衡门”最迟在春秋中叶就已经出现。 这种“衡门”也就是里坊制时代的“坊门”了。所以我的推断还是有依据的。
就这样,街坊之“坊”就衍生出牌坊之“坊”了。苏州唐代六十坊,宋代六十五坊,两者相差不大。而至清代何以一下子变成了二百多坊?原因就在,唐宋是指街坊之“坊”,而清代说的是牌坊之“坊”。词义变化了。
苏州保留的古意盎然的坊名,承载了苏州古城的历史演变,是我们了解老苏州的一座桥梁。
参考书目:
唐陆广微《吴地记》
宋李寿朋《平江图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