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南运河各段概述11吴江段之古桥(主道

(2022-05-27 07:11:32)
标签:

文化

江南运河

吴江段

古桥

主道安德桥等

分类: 学术争鸣

江南运河各段概述11

——江南运河之二

 

我楚狂人

二、江南运河吴江段7

5.吴江段的古桥1

江南运河吴江段留存好多古桥,有些是跨在运河上的,有的是濒临运河的,我这里就择要说几座,挂一漏万,恐遭大家讥。

其一,主道上的桥。

平望的安德桥与安民桥

江南运河在平望长期以来是穿镇而过的,但是后来由于运输量的增加,就开通了澜溪复线,避开镇区。但是运河古道还在,而且頔塘也在莺脰湖与主线会合,所以还是留存了好几座古桥,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安德桥和安民桥。安德桥和安民桥都跨江南运河,由于澜溪复线的出现,没有遭遇尹山桥那样被拆毁的命运。安德桥、安民桥真是幸运。

安德桥,位于平望镇司前街,跨古京杭运河与頔塘交汇处。唐大历年间(766779)始建。南宋庆元三年(1197)重建。明清两代多次修建,清同治十一年(1872)重建。南北走向,单孔石拱结构。桥面宽4.53米,全桥长54米,矢高9.30米,跨径11.50米。形制壮观,为吴江境内桥梁之最。桥面宽4.53米,全桥长54米,矢高9.30米,跨径11.50米。形制壮观,为吴江境内桥梁之最。唐颜真卿任湖州剌史时曾游平望,作《登平望桥下作》五言诗,其中有“望极与天平”之句。南宋诗人杨万里有《过平望》诗云:“乱港交穿市,高桥过得桅”。198671日,安德桥被市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吴江市文物保护单位。20129月,由于吴江行政区划变更,调整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现作为“大运河”附属文物点之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江南运河各段概述11吴江段之古桥(主道
安德桥,图片来自网络。

安民桥,俗称北渡桥,又名北大桥,位于苏州市吴江区平望镇北,拱形单孔,东西走向,跨京杭大运河上。拱圈采用纵联分节并列法,全长36.7米,宽4.6米,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僧圆真初建。崇祯二年(1629年)里人钮明达、孙谏臣重建。桥东堍有弥陀殿寺观,清顺治初,该寺曾于桥上建关帝阁,后圮。 南面存有清代古桥安德桥。198671日,安民桥被市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吴江市文物保护单位,20129月,由于吴江行政区划变更,调整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现作为“大运河”附属文物点之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江南运河各段概述11吴江段之古桥(主道
安民桥,图片来自网络。

松陵的三里桥

三里桥,位于苏州吴江区松陵镇北门外,元代泰定元年(1324年)建,清代光绪十一年(1885年)重建,桥总长545米,桥面宽4.53米,矢高815米,跨度11.50米,单孔花岗岩石拱桥,东西走向,是苏州市区内现存最高的古桥之一,与苏州市区的吴门桥和觅渡桥相近。原先的全国最高的古石拱桥尹山桥前些年被拆毁,非常可惜。三里桥南北两边的东西两侧刻有桥联“光绪十有一年二月江苏省水利总局督同吴江震泽两县官民重建”等字。东西两侧对称有四十五级台阶,桥旁原有纤道等水利设施。

三里桥198671日,三里桥被市政府列为第二批吴江市文物保护单位。现作为“大运河”附属文物点之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江南运河各段概述11吴江段之古桥(主道
三里桥,图片来自网络。

松陵的垂虹桥

垂虹桥,位今苏州市吴江区。这里原是吴江东门太湖洪水宣泄口。垂虹桥始创于北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原为木桥;德祐元年(公元1275?)毁于兵乱,同年重建为85孔。元代大德八年(公元1304)增建至99孔,不久桥又塌塞五十余丈。直至泰定二年(公元1325)始由知县张显祖易木为石,改建为联拱石桥,全用白石垒砌,长500多米,设72孔。是为江南第一长桥。1969年倒塌,现仅存两端数孔。

据史料记载,当时垂虹桥三起三伏、环如半月,长若垂虹,故而得名。桥孔比一般的桥孔高,便于行舟,利于泄洪。桥两堍各有一亭,并有四大石狮,栩栩如生,雄踞桥堍,甚为壮观。桥身中央,建有桥亭一座,名垂虹亭。亭作平面正方形,九脊飞檐,前后有拱门二道,可通行人,别具一格。垂虹石桥的建成,消除了苏杭驿道的最后一个险要大渡口。自此商贾云集,墨客聚会,吴江成为车船之都会。历代文人雅士,留下了许多描绘垂虹桥的诗篇。元代诗人萨都剌的诗:“插天带东势嵯峨,截断吴江一幅罗。江北江南连地脉,人来人往渡天河。龙腰撑云渔舟去,鳌背高驰驷马过。桥上青山桥下水,世人曾见几风波。”气势磅礴,一如惊雷出岫。还有一首:“横绝中流倚画桥,晴虹千丈影迢迢。月随秋色天涯尽,心伴湖波日夜摇。”倜傥风流,更为骚人墨客争相吟咏。每当皓月当空,垂虹桥笼罩在夜色之中,别有一番意境:“垂虹桥下秋水清,垂虹亭上月初明。”“垂虹夜月”就成为吴江八景之一。

垂虹桥多见于南宋诗人杨万里、姜夔词章。有明代祝枝山的画作存世。现由美国著名收藏家顾洛阜(Jone.M.Clofd)先生收藏的《垂虹别意》画卷便是一件非常珍贵和难得的稀世珍品,它以诗文书画记录下了明代中期以沈周、祝枝山、文徵明、唐伯虎等为代表的数十名吴门才子在吴江垂虹桥畔送别安徽学子戴昭时的深厚情谊。

江南运河各段概述11吴江段之古桥(主道
垂虹桥,下同。
江南运河各段概述11吴江段之古桥(主道

江南运河各段概述11吴江段之古桥(主道

江南运河各段概述11吴江段之古桥(主道

江南运河各段概述11吴江段之古桥(主道

江南运河各段概述11吴江段之古桥(主道
垂虹桥老照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