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苏州水名考略河道篇之五

标签:
文化苏州水名考略港大龙港马路港青阳港急水港 |
分类: 苏州夜话 |
港
——苏州水名考略河道篇之五
我楚狂人
二、河道篇
(五)港
辞书云:河流或海湾深曲处,可以停泊船只、进出货物的口岸。所以现代汉语有双音节词语,曰“港湾”、“港口”。但是,苏州地区往往用来命名河道,如大龙港、青阳港、急水港等等。我怀疑,这里的“港”是不是“江”的意思?苏州方言“港”与“江”是分不清的。
1.大龙港(附,马路港)
大龙港南起太湖湖湾鲇鱼口,北接盘门外城河。所以,大龙港是太湖的一条出水支流。流经今苏州吴中区、姑苏区。
关于大龙港的得名,清《太湖备考》以为,原作齾塘,流经五龙桥, 故名大龙江、大龙港,又名西塘河。今称大龙港。所以现在大龙港附近,既有“龙港新村”,又有“西塘北巷”这样的地名,都得名于大龙港。
大龙港其源系太湖湖湾,称鲇鱼口、东湖或东太湖梢。位于吴中区长桥东南与吴江区接壤处,水深1.25—3.55米。
《太湖备考》载:“盘门外一水洪阔而南行者,其长约十里,分二水口出太湖,在东阔一百三十丈者曰鲇鱼口,在西阔八丈者为面杖港……跨齾塘者有五龙桥焉,离盘门五里,在塘半途。 东通宝带桥,西通跨塘,乃郡南之关纽也。”
所以,大龙港是太湖与护城河的有一条直接通道。
《马关条约》后,苏州开埠,清旸地成为租界,大龙港是租界西沿,渐渐被关注。特别是长期雄踞苏州民族工业榜首的苏纶纱厂建造在大龙港东岸,大龙港最北段成为苏纶纱厂的码头,大龙港更为人熟知。
清旸地东部有与大龙港平行的河道马路港,横河采莲泾沟通两港。
马路港,听名字就知道是后起的名字,这里就不展开了。
2.青阳港
青阳港原名新阳港,亦称新洋江、新阳江、青阳江,位于昆山市境内,是太湖流域阳澄淀泖区区域性骨干河道,也是规划高等级航道申张线的一部分,同时又承担着排涝、供水及景观等综合功能。河道南起吴淞江,北至娄江,是沟通太湖两大泄洪通道的重要河流,流经陆家镇、玉山镇,全长8.2千米,水域面积为1.01平方千米。现状河底高程-1米、底宽80米,河面宽约95~120米。
青阳港原名新阳港,亦称新洋江、新阳江、青阳江。新阳,曾经的县名。请雍正年间析昆山东部,置新阳县。民国年间撤销。
这里已经近出海口,民国要人陈果夫记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里还有观潮盛景。
青阳港河道两侧支流众多,其中西侧有牛湾泾、汛塘河、珠地河、李箕河、圆明港、铁路河、东横塘河、南亚新开河等;东侧有桃花江、白墅浦、姚李村河、景王浜、俞皋村河、车塘河、孔巷河等。目前两岸地区已建圩设防,沿线支河口共建有闸站17座。
3.急水港
急水港,西起吴江沐庄湖,流经昆山周庄镇侧,至上海青浦商榻,入淀山湖。全长15公里,其中将近一半在周庄境内,7公里以上。水深流急,深达3米,宽度达100多米,为淀山湖主要来水之一。急水港长期成为周庄镇与外部世界的交通屏障,直至上世纪后期急水港大桥建成,周庄的陆路交通始畅通。
急水港得名,很明显就是实话实说。
苏州的“港”太多太多,甚至一些小镇上的河道也称“港”。如我曾经工作十多年的原陈墓中学,即今修复的锦溪莲池寺,架设槃亭桥的出湖口,就叫做“港”,“港东”是“独屿墩”莲池寺,“港西”是陈墓城隍庙旧址,也是陈墓中学最早的校址,今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