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科举的反思4对今天教育的启迪

(2022-04-02 07:29:16)
标签:

文化

科举

反思

对今天教育的启迪

分类: 学术争鸣

关于科举的反思4

——科举偶谈后记

 

我楚狂人

三、对今天教育的启迪

科举已成历史,但是还在影响着今天。我以为,我们今天的教育还是常常被科举思维绑架,所以特别值得深思。下面我想从几个方面来说说自己最有感受的问题。

1.基础教育应该与素质提升挂钩

基础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应该是人的综合素质的提升。我想这一点不会有什么争议。这与高等教育的功能不同,高等教育从某种意义来说实际上是专项的技能教育,是职前培训。所以,高等教育天然带有一定的功利性。而基础教育则不能。我们的教师、学生、家长往往没有看到这一点,把基础教育误读为高等教育的必然的通道。这样,种种蛊惑人心的口号就产生了,诸如“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殊不知这样的口号往往让人输在终点线上。种种功利主义的做法也就应运而生,加班加点,择校,重点中学重点班,分数排队,录取率决定学校档次的三六九,等等。我们的学校和家长,早就忘记了一个最基本的道理: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这样功利主义的做法,危害性已经显现,诸如“巨婴”,诸如高分低能,诸如“啃老”视为天然合理。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就警告过,如果我们只要分数,不顾学生素质,我们要有报应的。三十年过去了,报应已经来了。很不幸,这种科举以来的功利教育已经“深入人心”,要根除何其难。王阳明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信然。

我们与功利主义的基础教育的斗争任重而道远。

2.我们的学历高消费值得注意

我们今天社会的高学历消费很是莫名其妙。在今天,钱穆、陈寅恪这样没有学历的人,不要说登上大学讲台高谈阔论,连教小学的资格也要叫人怀疑。深圳的中学招聘教师,名校博士生抢中学教席,学校沾沾自喜,媒体大肆炒作,成了花边新闻。不知有识者心忧。中学教师需要博士生来担任吗?博士生自己的多年研究的专业方向呢?国家培养多年的专业人才的期望呢?博士生能当好中学教师吗?

我们的社会心态虚荣了。

病态的追求高学历,消费高学历,这在科举时代已经显现了其不合理性。狄仁杰是明经出身,况钟是举人出身、小吏起家,左宗棠是举人出身、幕僚起家,但系列文章是有真才实学,建不朽功业。相反,归有光考中进士,作知县不胜任,作教谕还是不胜任,好人做不了好官,还是回家教书合适。

殷鉴犹在,牢记者几人?

3.社会心态应该从科举思维中解放出来

我们的社会心态应该从科举思维中解放出来。我们的人才培养途径已经早就不是单一的,成才道路千万条。我们的“起跑线”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当年誉满签过的神童大多成了“方仲永”,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我们的分数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名校毕业生没有谋生本领的不乏其人,倒是那个师范专科生,叱咤风云;我们的“高考工厂”不能说明什么问题,进了高校不能适应高校自主学习模式,自我管理生活,成为“巨婴”一事无成者不乏其人。

科举时代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今天,我们还要再走这样的老路吗?

该醒醒了。

愿我们的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赶快从科举思维中走出来。如此。则幸甚。(系列文章终)

 关于科举的反思4对今天教育的启迪


关于科举的反思4对今天教育的启迪

关于科举的反思4对今天教育的启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