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州的城门6相门

(2021-09-29 07:14:43)
标签:

文化

话说苏州

城门

古八门

相门

分类: 苏州夜话

苏州的城门6

——话说苏州之二十三

 

我楚狂人

一、苏州古八门5

5.相门

相门(xing mén,古地名,吴语发音)原名匠门,位于江苏苏州城东,苏州古八门之一。因曾是各种手工工匠聚居之地而名。据传吴王阖闾曾命铸剑高手干将于此设炉铸剑,故又名干将门。后称相门是音的转变。门在宋初被淤塞。民国23-25年(1934—1935)重辟,解放后被拆除。所以,相门也是长期淤塞的古城门之一。2012年重建城门,其位置应该是原址偏北了。

据传吴王阖闾曾命铸剑高手干将于此设炉铸剑,故又名干将门。后称“相门”是“匠”的音的转变。

民国23-25年重辟相门,我结合史料看,应该是苏嘉铁路的配套工程,向门外有苏嘉铁路的车站,就在现在的东环路的位置上。所以重辟相门的同时相门护城河上出现了历史上第一座桥梁,可通汽车的公路桥。这个情况与平门和梅村桥颇相似。苏嘉铁路被日寇炸毁时,相门桥也被炸毁,仅余桥墩。解放后相门城门被拆除,反正我们儿时已经没有相门老城门的印象了。但是那几个桥墩始终还在。1961年重建相门桥,就是利用了这几个民国旧桥墩 。现在的相门桥则是古城区与工业园区的最主要的交通接口,是在原桥址新建的。

2012年重建相门城楼。相门城墙景观是在城东城墙残存的基础上建起来的,当然也是在江苏省第三监狱搬迁的前提条件下才能实现的。重建工程南起相门桥,北至耦园,东临护城河,西接平江历史街区,占地面积32200,项目总投资1.3亿元,城墙长725.8米,城楼高23.6米。

关于干将铸剑,苏州的传说很多。关于干将的身世,一说是越人,是名匠欧冶子的徒弟;一说是楚人,欧冶子的同门,为楚王铸干将莫邪剑;一说是吴人,为晋君铸剑。而苏州人认为,干将是吴人,为吴王阖闾铸剑,这从舞剧《干将》就能看到。即从这众说纷纭中可以想见,干将其人应该是传说中的人物。

干将莫邪的传说,最早出自出汉代刘向《列士传》和《孝子传》中,后来由历史上诸多著作摘录和引用。现如今,最流行的版本为东晋志怪小说集干宝的《搜神记》中所记干将莫邪的故事。也就是说干将莫邪传说的文本出现在西汉,定型于晋代,至明清,则逐渐脱离原有的故事背景和思想意义。

西汉刘向《列士传》与《孝子传》见于北宋《太平御览》卷三四三载《列士传》和《孝子传》佚文:

《列士传》:

干将莫邪为晋君作剑,三年而成,剑有雌雄,天下名器也。乃以雌剑献君,留其雄者。谓其妻曰:“吾藏剑在南山之阴,北山之阳,松生石上,剑在其中矣。君若觉,杀我。尔生男以告之。”及至君觉,杀干将,妻后生男名赤鼻,具以告之。赤鼻斫南山之松不得剑,思于屋柱中得之。晋君梦一人,眉广三寸,辞欲报仇,购求甚急。乃逃朱兴山中。遇客欲为之报,乃刎首。将以奉晋君。客令镬煮之头三日,三日跳不烂,君往观之,客以雄剑倚拟君,君头堕镬中,客又自刎,三头悉烂,不可分别,分葬之。名曰三王冢。

《孝子传》:

眉间赤名赤鼻,父干将,母莫邪,为晋王作剑。藏雄送雌。母孕尺,父曰:“男当告之。”曰:“出户望南山松上石上,剑在其颠。”及产,果男。母以告尺。尺破柱得剑。欲报晋君。客有为报者,将尺首及剑见晋君。君怒,烹之,首不烂,王临之,客以拟王,王首堕汤中,客因自拟之,三首尽糜,不分,乃为三冢,曰三王冢也。

《搜神记》:

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欲杀之。剑有雌雄。其妻重身当产。夫语妻曰:“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杀我。汝若生子是男,大,告之曰:‘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王大怒,使相之:“剑有二,一雄一雌,雌来雄不来。”王怒,即杀之。

莫邪子名赤,比后壮,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母曰:“汝父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杀之。去时嘱我:‘语汝子,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子出户南望,不见有山,但睹(dû)堂前松柱下石低之上。即以斧破其背,得剑,日夜思欲报楚王。

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言欲报仇。王即购之千金。儿闻之,亡去,入山行歌。客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yé)曰:吾干将、莫邪子也,楚王杀吾父,吾欲报之!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儿曰:幸甚!即自刎(wên),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客曰:不负子也。于是尸乃仆。

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huò)煮之。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瞋目大怒。客曰: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王即临之。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坠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坠汤中。三首俱烂,不可识辨。乃分其汤肉葬之,故通名三王墓,今在汝南北宜春县界

鲁迅的小说《故事新编》之《铸剑》就是这个基础上写作出来的,增加了故事阴冷的气息。

干将的故事虽然扑朔迷离,但是吴地的刀剑铸造技术之精良却是实实在在的。古代“吴钩”威名赫赫,而季札挂剑的故事也侧面证明吴剑确实是叫人羡慕的。所以钱仲联先生在干将路上题坊“勾吴神冶”还真是点睛之笔。

苏州的城门6相门
新造的相门,下同。
苏州的城门6相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