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牛年说牛话说“吹牛” |
分类: 谈天说地 |
话说“吹牛”
——牛年说牛之十
我楚狂人
我们把说大话夸海口称为“吹牛”。那么为什么是吹牛,而不是吹马,或者吹什么其他的?
吹牛,又叫吹牛皮、吹法螺,指说谎或者说话不根据事实,夸大或浮夸话的内容。一般吹牛都是形容没有实力,还喜欢装作自己很厉害的人,这类人一般没有人愿意和其交流。当然,在方言中也有稍稍差异的解释,在苏州、贵州等地方言中,吹牛随意聊天的意思。这就没有贬义了。
吹牛这个词,出现得比较晚。下面是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例子。
〔清〕李伯元《南亭笔记》卷十一:翁叔平两番访鹤,吴清卿一味吹牛。
茅盾《子夜》五:管车王金贞和稽查李麻子本来不过是流氓,吹牛,吃醋,打工人,拿津贴,是他们的本领。
巴金《要不要制定“文艺法”?》:“四人帮”吹牛整整吹了十年,把中国国民经济吹到了崩溃的边缘,难道那位作者就看不见,就不明白?
上面出现的“吹牛”都是贬义词。当年邓拓曾经写过一篇《爱说大话的孩子》讽刺这种吹牛:“太阳是我的父亲,大抵是我的母亲;东风是我的朋友,西风是我的敌人。”今天我们的年轻人已经不能理解作者的深层的悲哀。我们这代人是见过这样的吹牛的:“一棵麦穗长又长,架在黄河做桥梁。”“一朵棉花装一车,压得卡车翘了头。”这样的豪言壮语的。可见吹牛皮的危害之大。
邓拓说,“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广州雪花大如席”就是吹牛。为什么?因为燕山苦寒是其特色,大雪封山也是常见,夸张一下只是程度提升而已。而广州无雪,“广州雪花大如席”就是无中生有了。这就是吹牛。
好在我们是苏州人,苏州人的“吹牛”就是聊聊天而已。
我们苏州人只是随便吹吹牛而已。
新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