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牛也知音——牛年说牛之七

(2021-02-18 07:46:30)
标签:

文化

牛年说牛

牛也知音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牛也知音

——牛年说牛之七

我楚狂人

成语故事《对牛弹琴》的典故选自东汉学者牟融的《牟子理惑论》,讲述了战国时期公明仪为牛弹奏乐曲的故事。后来“对牛弹琴”这个成语用以说明:办任何事情,都必须看对象,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后人又比喻为向不懂道理的外行人讲高深道理是徒劳的。前者针对的是弹琴的人,后者针对的则是牛。

明末清初大画家石涛和尚(1642-1708年)画了一幅传世之作《对牛弹琴图》却是叫人玩味无穷。

石涛的《对牛弹琴图》传世到今日,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画中一古代高士手抚古琴、正襟危坐。琴前一硕壮黑牛,匍伏于前,其肥大的屁股直冲对看客。更为有趣的是,图中有题诗共四通,洋洋洒洒近九百字。

石涛画此图意欲何为呢?他画的《对牛弹琴图》肯定不是成语的寓意,细读此图石涛自题文字“世上琴声尽说假,不如此牛听得真”,可以体会石涛这个旧朝没落皇族,身世凄凉,一生难遇知音,而只能寄托于“牛声一呼真妙解”,反映了他孤独落寞的心境。石涛把牛“谬托知己”了。其内心的寂寞可以想见。

石涛原名朱若极,他是明朝皇族后裔,乃明靖江王朱亨嘉之子。其与弘仁、髡残、朱耷合称“清初四僧”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个极重要的人物,他既是绘画实践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艺术理论家。他对“扬州八怪”的影响极大。从这《对牛弹琴图》的构图立意。也足见一个“怪”。

生活中颇有一些自持甚高辈,动辄以“对牛弹琴”讥笑别人,其实何妨一笑,回以“牛也知音”。让“弹者”自己玩味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