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小说概述62《官场现形记》2
(2021-02-10 08:12:14)
标签:
文化清史札记清代小说光绪宣统时期《官场现形记》 |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
清代小说概述62
——清史札记之四十七
我楚狂人
二、清代小说的主要成就58
(四)光绪宣统时期的主要成就13
4.四大谴责小说及其他2
《官场现形记》2
在结构安排上,《官场现形记》与《儒林外史》相仿,采用若干相对独立的短篇故事蝉联而下的结构方式。从表面上看,小说在漫不经心地从此一人写到彼一人,从些一事扯到彼一事,其记事遂与一个俱起,亦即与其人俱讫,若断若续,但是小说绝不是漫无标准地随意联缀许多话柄杂凑起来的,而是一个堪称有机的整体结构。其修辞特点是借助时空的转移,由一点推移开去,形成为线,再由线推移开去,形成为面,而在这点、线、面的推移中,隐隐然呈现出一幅幅富于立体感、流动感的官场现形图。具体地说,文本中这种时空的推移,每每以地方为起点,而以北京为终点不断画圈,成地方到北京再地方的轨迹,从而将笔触涉及从地方到中央,从胥吏到大臣,亦即从横的平面上遍及了全国的各个角落,从纵的轴线上遍及了官僚体系的各个等级。同时,又从表层写到深层,从公开写到隐秘,从合法写到非法,将整个官僚体制中形形色色的大官小官、胥使差役的行为心态,一一予以暴露。
鲁迅评价:“相比这两部小说(《儒林外史》和《官场现形记》),尽管各有所长,多有风骨,但从广度和深度看来,还是李伯元冠其首。因为他本身的经历,决定了他充塞爱国情的反骨。”
胡适认为,《官场现形记》是一部社会史料。它所写的是中国旧社会里最重要的一种制度与势力。它所写的是这种制度最腐败、最堕落的时候,捐官最盛行的时期。这部书是从头到尾诅咒官场的话。全书是官的丑史,没有一个奸官,没有一个好人。这也是当时的一种趋势”。谴责小说虽有浅薄、显露、溢恶种种短处,然他们确能表示当日社会的反省的态度,责己的态度。这种态度是社会改革的先声。
陈子展认为,《官场现形记》也是一部社会史料,它所写的去是这时最下流的上流社会:官场。他所写的官场现象,正是满清亡国现象。
阿英同意陈子展的说法,《官场现形记》一书,虽有许多缺点,然实足使读者能以了晚清的政治以及社会。政治腐败到若何程度,有些怎样的事实反映着,在《官场现形记》有之。外人何以奴视中国,中国官司又是如何的逢迎外人,《官场现形记》亦有之。以着怎样的原因,造成官吏的贪污,人民的受害,《官场现形记》更有之。
郑振铎认为,《官场现形记》和《儒林外史》一样,一方面拥护封建道德,但又暴露了封建社会末期的各种矛盾与黑暗现象,表现了初期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人民的生活,描写了帝国主义的侵略与压迫,以及老百姓如何反抗洋人,说明了真正反抗帝国主义的是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