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清史札记清代小说嘉道咸同时期《荡寇志》 |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
清代小说概述53
——清史札记之四十七
我楚狂人
二、清代小说的主要成就49
(三)嘉道咸同时期的主要成就10
5.值得注意的《荡寇志》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阶段出现了一部很奇葩的书,那就是所有文学史都不会忽略的《荡寇志》。说实话,这实在是一部很糟糕的书,语言很粗糙,完全没有什么构思,反正就是一味与《水浒》对着来就是了:使狼牙棒的被狼牙棒砸死,善射的被射死,会飞石的被飞石打死,女的就被女的杀死……看罢,就是一个感觉:丧心病狂。也就是一个劲发泄仇恨。
《荡寇志》是清代作家俞万春创作的小说,这本书草创于道光六年,写成于道光二十七年,中间凡“三易其稿”,首尾历22年。本书中,作者仇恨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的思想与金圣叹一致,所以他紧接金圣叹“腰斩”过的七十回本《水浒传》,从七十一回写起,捏造出一大篇宋江等梁山好汉如何“被张叔夜擒拿正法”的故事,自名其书为《荡寇志》,此书的初刻本却又署书名为《结水浒传》。因为《荡寇志》全书七十回,附“结子”一回,所以又名《结水浒传》。
因作者生当清季太平天国乱前,国内盗贼横生,作者有感于当时中国受盗贼横行之苦,因而深恶盗贼,有“既是忠义,必不做强盗;既是强盗,必不算忠义”、“孰知罗贯中之害至于此极耶”。这就是俞万春的思想。
俞万春(1794年-1849年),字仲华,清代小说家,号“忽来道人”,浙江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
俞万春早年曾随父从军,平定民变。除了《荡寇志》(又名《结水浒传》),俞万春还著有《骑射论》、《释医学辩证》、《净土事相》等。
俞万春于清朝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出身于浙江山阴一个地方官吏的家庭,母亲早年死亡,体弱多病。家中藏书繁多,俞万春自幼聪颖,博览群书,亦好兵法、骑射,喜医道。二十岁时,曾随父至广东从军,平定道光十一年(1831年)与十二年间粤东瑶民的民变。民变平定后以功叙官,俞万春坚辞不就,后来回到浙江,寄居于杭州西湖,行医济世[3]。道光二十年(1840年),英军进犯顺德,俞万春又献策军门,备陈战守器械,受到当时的浙江巡抚刘玉坡的赞赏。俞万春性情倜傥,淡泊功名,常常以酒一壶,铁笛一枝,分系牛角,游行于西湖之上,自号为“黄牛道人”。
晚年皈依佛教,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元旦无疾而死,死前诵《金刚经》百遍。
俞万春在《荡寇志缘起》中自称是十三岁时受“雷霆上将陈丽卿”托梦而作此书。但据其弟俞灥之言,是因为俞万春幼时多疾,曾受名叫陈丽卿的女道士的医治,因而有此一说。
除了《荡寇志》,这个阶段几乎就流行“翻案”。这个阶段的《红楼梦》的续书为了弥补缺憾,大多改悲剧收场为大团圆的结局。这个阶段屠绅先后写了中长篇的文言小说《琐<</span>虫吉>杂记》(一名《六合内外琐言》)和《<</span>虫覃>史》。后者长达二十卷,是初次出现的文言长篇小说。这算是文体的“翻案”。其后,类似的作品还有陈球的《燕山外史》,全用四六文体写成。
总的来看,这七十余年的小说创作成就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