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代小说概述37讽刺小说《儒林外史》1

(2021-01-16 08:34:04)
标签:

文化

清史札记

清代小说

雍正乾隆时期

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清代小说概述37

——清史札记之四十七

 

我楚狂人

二、清代小说的主要成就34

(二)雍正乾隆时期的主要成就16

4.我国古典小说中最著名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1

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儒林外史》,成书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或稍前,现以抄本传世,初刻于嘉庆八年(1803年)。这部作品,被誉为中古古典小说中最优秀的讽刺小说。

“讽刺小说”一词,始于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区别于“谴责小说”。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在清朝,讽刺小说反少有,有名而几乎是唯一的作品,就是《儒林外史》.……讽刺小说贵在旨微而语婉的,假如过甚其辞,就失了文艺上底价值,……所以讽刺小说从《儒林外史》而后,就可以谓之绝响。”

鲁迅先生评价《儒林外史》时曾说“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

鲁迅说:"讽刺的生命是真实"

结合鲁迅的论述,以及我读《儒林外史》的感悟,我认为,讽刺小说有这样几个特点。其一,是忠实于现实。其二,是“旨微而语婉的”,不是“愤青”式牢骚之作。其三,有正面“榜样”,给人以希望。而这三点,就是与“谴责小说”的根本区别。

小面就谈这三个方面。

其一,是忠实于现实。

鲁迅认为《儒林外史》思想内容“秉持公心,指摘时弊”。

全书五十六回,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

小说从元末明初写起(“楔子”),一直写到明万历四十四年(“幽榜”),前后历时约二百四十八年。正文从第二回开始,故事发生在明代成化末年,上距“楔子”约一百二十年;结束于第五十五回“四客”故事,此事发生在万历二十三年,下距“幽榜”二十一年。前后历经一个朝代的兴衰。

《儒林外史》最著名的选段是《范进中举》。其实这一选段中被“删节”掉的情节很能表现出“真实”,那就是主考官周进赏识范进考文的描述。

周进第一次看范进的文章,尽管有同情心,却是实在看不下去,搁置一边。第二次再看,觉得有点味道,但是还不最好。第三次再看,竟觉得是锦绣文章,惊叹自己也未能一下子发现,几乎错失人才。这段描写,出刊太夸张,其实很真实。实际上就是周进这个同命相怜者真实的心理活动。这样的描写,就是真实的写作。

再如这一选段中关于范进老丈人胡屠户的描述,也是如此,出刊很夸张,细想现实生活这是如此。

范进中秀才后是这样的:

范进进学回家,母亲、妻子俱各欢喜。正待烧锅做饭,只见他丈人胡屠户,手里拿着一副大肠和一瓶酒,走了进来。范进向他作揖,坐下。胡屠户道:我自倒运,把个女儿嫁与你这现世宝,历年以来,不知累了我多少。如今不知因我积了甚么德,带挈你中了个相公,我所以带个酒来贺你。

范进中举人成了“老爷”之后是这样的:

胡屠户道:“我那里还杀猪!有我这贤婿,还怕后半世靠不着也怎的?我每常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你们不知道,得罪你们说,我小老这一双眼睛,却是认得人的。想着先年,我小女在家里长到三十多岁。多少有钱的富户要和我结亲,我自己觉得女儿像有些福气的,毕竟要嫁与个老爷,今日果然不错!”说罢,哈哈大笑。

仔细想想,世界多少人,不正是这样的嘴脸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