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清史札记清代小说顺治康熙年间《玉娇梨》 |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
清代小说概述13
——清史札记之四十七
我楚狂人
二、清代小说的主要成就9
(一)顺治康熙时期的主要成就9
3.言情小说的第一个繁荣阶段4
《玉娇梨》
这部小说的作者至今是个谜。书上原题“荑荻散人编次”,又作“荑荻山人”“荻岸散人”等。另一部与《玉娇梨》齐名的小说《平山冷燕》的作者也是此公。有人说他是清代秀水人张匀,还有人认为他就是清代著名的小说家天花藏的主人,但都证据不足,无从确证。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认为《玉娇梨》成书于明朝,属于才子佳人小说;称“有法文译……故在外国特有名,远过于其在中国。”
《中国小说史略》说“无撰人名氏”,北京图书馆所藏诸本,或署荻岸散人,或署荑荻散人编次。
本书初刻年代不详。北京图书馆原存清乾隆年间刻本《(新刻天花藏批评)玉娇梨》,四卷二十回,有图,系青云楼藏板,惜乎今已无存。点校以清聚盛堂本为底本,参校清聚锦堂本。
《玉娇梨》又名《双美奇缘》,是清初佚名创作的长篇小说。
《玉娇梨》主要写青年才子苏友白与宦家小姐白红玉(又名无娇)、卢梦梨为了爱情经历了种种磨难,最终大团圆的爱情故事,是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其中两个女主人公性格鲜明,各有特色;苏友白为求佳人,不惜一切,也显示出独特的胆识和纯真的性格。
《玉娇梨》于1826年在巴黎出版。该书同《平山冷燕》(译本《两个有才学的年青姑娘》)一起,名声在外,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一书中也提到了《玉娇梨》,可见它的影响。
《玉娇梨》有法、英、德、拉丁、俄等外文全译本或片段译文或节译文本。
《玉娇梨》以明正统、景泰年间的政治斗争为背景,说太常正卿白玄有女名红玉(后名吴娇),美而有才。奸佞杨御史欲求为子媳,白玄因其子不学无术而予拒绝。杨怀恨在心,便举荐白出使番邦,实欲置之死地,以要挟白就范。白不屈,行前将女儿托付给妻舅吴翰林。吴翰林偶见苏友白题壁诗,爱其才,欲将红玉嫁给苏生。苏生误将丑女当作红玉,加以拒绝,吴翰林怒而黜退了苏生。白出使还朝,不愿与奸臣为伍,遂告病回乡,在金陵为女征诗择婿。苏生题诗大得红玉心意,但中间有小人调换诗卷,又有小人冒名骗婚,婚事- -波三折。苏生进京投奔其叔,途中遇一美少年卢梦梨。卢梦梨系女扮男装,以嫁妹为名,向苏生托付终身。苏生进京高中进士,除授杭州推官。南下访卢梦梨不果,拜白玄亦不遇。不料,其上司即奸佞杨御史。杨某要招苏为婿,苏.拒辞,因知杨某会寻衅报复,便辞官而去。改名柳生,偶遇白玄,白即以红玉和甥女卢梦梨相许。红玉和卢梦梨心系苏生,闻许嫁柳生皆不从。后苏生改授翰林,误会消除,才子佳人终于结成伉俪。
《玉娇梨》小说的成书、刊行时间应是在顺治十几年,小说或创作于明末。《平山冷燕》的成书时间比《玉娇梨》晚,但又在顺治十五年前,其单刻本初刊时间至早也是顺治十五年(1658)之后。学术界基本公认《玉娇梨》、《平山冷燕》是才子佳人小说流派的开山之作,既然这两部开山之作都出现在清初,所以,才子佳人小说流派也应该出现在清初,而不是人们常常含混地以为的明末清初。
《玉娇梨》、《平山冷燕》合刻本天花藏主人序中曾谈及二书的创作缘起云:从序文可知,作者是一个仕途不得意的文人,自恃有才,不想自弃,希望借助才子佳人的故事,抒发平生的理想,宣泄胸中的郁闷,同时也展示自己的才华。
普遍认为,《玉娇梨》和《平山冷燕》是才子佳人小说的典范。